第十七章 武都羌 (1 / 4)

 热门推荐:
        得了马钧归心,姜维着实快慰莫名。当下不复多言,领着一行人早晚趁凉赶路,日中时分休息,一路向着东南方向行去。

        路上人烟愈加稀少,偶尔遇到几个未遭殃的堡坞,姜维便着姜文使钱换些干粮清水。他们一行只六人,堡坞乡民也不甚害怕,匆匆打发了事。路上也遇到几波侦骑,因为尚处于魏国腹地,姜维又有官员身份,均被一一应付过去。如是过了四日,行了约两百余里路,一行人终于抵达祁山。

        祁山体势雄伟挺拔,在周围的群山映衬之下,更显其高大之势。南面的主峰高耸,犹如旗首,山势逶迤北去,起伏的山峰,就像一面在微风中飘动的旌旗。

        又因为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祁山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魏蜀必争之地。

        历史上,蜀国丞相诸葛亮曾五次兴兵北伐(演义为七次)。原本九年后的首次北伐就是选了此处作为突破口。

        受明代罗贯中手中那支生花妙笔的影响,六出祁山成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名词,也由此伴随这位王佐之才名垂千古。

        姜维站在西汉水畔,举目眺望这座名闻遐迩的山峰,心潮澎湃不已。他知道历史上的自己是在武侯第一次北伐中归顺了蜀汉。诸葛亮此役着实打了魏国一个出其不备,连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战果最大。若非马谡在街亭败于魏国名将张郃之手,此次北伐几乎就已实现了诸葛亮断魏右臂的战略意图。

        此后魏国有了准备,拜曹真为大将军,西进抗蜀,后又起复闲置中的司马懿,督雍凉诸事,使魏国西线有了完备的防御和策略,导致蜀汉接下来的北伐难度剧增,最终无疾而终。

        “既然我姜伯约来了,这一切终将改变!”姜维心中已是暗自下了决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