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千字文》 (1 / 8)

 热门推荐:
        

        白贵自然选择兑换。

        对于从头学习另外一套教育,他心里也是惴惴不安。

        不过,选择读书总是没错的。

        有了“勤能补拙”事功天赋,他不希冀举人功名、进士功名,但在西安府取得一个秀才功名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吧。

        南方文风鼎盛,内卷严重,而北方则要容易许多。

        取得秀才功名,相当于在百人、数百人之中脱颖而出,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休看清廷气数快要尽了,科举也快要被废了,但即使是民国,有无功名,也是区分人上人与人下人的一个判断标准。

        有功名在身,上限不一定高,但下限绝对不差。

        如《觉醒年代》里屡屡和主角团作对的桐城派文人林纾,和黄侃等人为伴,反对新文化,其人就是屡试不第的举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