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国士无双 (1 / 3)

 热门推荐:
        “问:今有大军七万五千,战马两万,民夫五千,三日急行军,军士每日用粮三斤,战马用料五斤,民夫一斤二两,总共需要筹集多少物资方可确保此行万无一失。”

        “再问:今有大宛马一匹,可日行八百里,然每行进五十里需要短歇一个时辰,另有一匹胡人矮马,可日行五百里,然此马耐力十足,无需短歇,问三百里处,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巴拉巴拉。”一个个问题在小厮的辅助下写在硕大的看板上,同时再抄录一份送到楼下。

        酒馆二楼,掌柜好整以暇的坐在上首,下首荀或闭目沉思,袁熙等人则是抓耳挠腮。

        与此同时,同样的问题已经公示在外,门口聚集的吃瓜群众一個个同样面露难色。

        “赵兄,可有思路否?”

        “好难,好难

        “这么多难题要在一炷香内答出来,根本就不可能。”

        “这酒馆怕不是在故意刁难人,这什么题啊,两匹马比试有什么好纠结的。”

        “你懂个屁,这是军伍策论,不懂闪一边去楼下原本正在参与第一轮考核的公子哥们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有人勉强答出来一题兴高采烈,有人则是一个都答不出来,更有甚者,还说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跑一趟不就知道了。负责监考的小厮无奈的摇了摇头,确实跑一趟就知道了,可若是能够提前预知,岂不是能省却不少麻烦?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都不懂,还好意思跑来蹭酒喝。二楼,掌柜跟前的檀香已经燃烧到了一半,可二十个问题,荀彧只解答了一半不到。袁熙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纷纷为荀彧感到着急。荀或则是不缓不慢的拿起算筹和毛笔,算好一题就记上一笔,算好一题就记上一笔。如此心态,让上首的掌柜连连点头。其实,此人不是别个,正是田丰恩师张琦巨鹿名士张到之子。而这些问题,都是他跟卫琤一起想出来的,只要有人能够在一炷香内答出来,那便是大才。或许,有人觉得这些问题很简单,后世一个小学生就能轻松搞定。但那毕竟是后世,这个年代读书人本就少得可怜,能触类旁通者更是少之又少。卫琤也想整个微积分,可要是那样的话,别说挖掘人才了,挖掘跟他一样的穿越者还差不多。

        “这最后一题.荀或抬头朝张琦望去,他已经做到最后一题,张琦跟前的檀香也马上就要燃尽。最后一题是这样的。有个老父亲踩死了儿子最喜爱的蛐蛐儿,刚好这个时候儿子从门口走进来,为了家庭和睦考虑,老父亲这个时候只能遮住一件物品,请问他遮住什么最好?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正确答案是遮住儿子的眼睛。荀或其实已经想到了答案,但他从这个问题,延伸到了当今的朝局和这大汉天下。这个父亲就像是朝廷,儿子就像是天下的黎民百姓,朝廷为了掩盖自身过失,往往荀彧心中佩服出题之人,同时也很惭愧,因为他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竟然跟那些人一样笔落下,二十题全部搞定。此时,张琦面前的檀香刚好也燃到了尽头。旁边的小厮将荀彧的答案呈送上去,张琦瞥了一眼,视线直接落在最后一题。张琦本不抱什么希望,因为这个问题他问了许多人,包括父亲的那些得意门生,他们的答案都很统一,唯有一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个人也是出题之人。可是,当他视线落在答题纸上的时候,他愣住了。因为荀彧的答案是:

        “承认错误,帮小儿抓只叫声更响的蛐蛐便是。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这个答案竟然与公子的不谋而合!这个公子是卫琤,也是让张琦由衷感到钦佩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