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疑难杂症 (1 / 8)

 热门推荐:
        朱祁镇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盘托出,只不过,很多东西他也是一知半解。

        徐溥越听下去,眉头皱的越深,时而点头,时而摇头,遇到关键之处,便拿出笔来记录。

        事实上,朱祁镇已经后悔了。

        实在不该打肿脸充胖子啊!

        电路板、元器件这些东西的原理和制作流程,已经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而今大明的自然科学基础非常薄弱,现在提出这些概念是不是过早了点?

        无论如何,知识的种子已经播下,能不能萌芽生长,就看你们自己了!

        徐溥是大明年青一代最顶级的人才,按照常理,他们会先到翰林院深造三年五年,然后进入六部衙门,或者下放到地方,至少也是个知府。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

        甚至他们穷尽一生,也不一定能研究出成果。

        朱祁镇非常清楚其中的困难,特意在最后说了一句,量力而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