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毒清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厚与黑(一) (1 / 7)

 热门推荐:
        “杨军门,这理教学堂,可是出自您的手笔?”

        理学社,提倡的是洋务,对于洋务,曾涤生现在是赞同的,保国护教,理学社自有其用处,但理教学堂,却是个让人生疑的所在。

        湖南的大事,曾涤生自然会重视,而理教学堂的建立,无疑是件大事儿,对曾涤生来说,理教学堂之重,重于剿灭长毛贼!

        书院、学馆、学堂、私塾,在三湘大地上比比皆是,但从没有一个学堂如理教学堂这般让人生疑,理教学堂的弟子,主要就是农家、贫户的弟子,大户人家有家学,中等人家也会把子弟送到一些知名的书院、学馆,最不济也会把子弟送到十里八乡有名的老夫子门下,如理教学堂这样的却是少有。

        读书从来都是花钱的营生,大户人家的束脩,小门小户的柴米油盐,是对学问的尊重,也是对夫子的尊重,理教学堂却是破了这个规矩,读书有粮吃,有些义学也这样做过,但读书有钱拿,就可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

        圣人言:有教无类!可也没有育人付钱之说!理教学堂的事儿,做的诡异,岂能不让曾涤生这样的学问大家生出满腔的疑虑?

        既然杨老三说到了理教学堂,曾涤生也不避讳,矛头直指矛盾最尖锐的地方。

        “理教也是我的手笔1

        曾涤生问的不是理教学堂的事儿,杨猛说的也不是理教学堂的事儿,该怎么说呢!这问题问的棘手,也不怎么好解答,开宗立派,不是小事儿,尤其是涉及到了一个教派。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前车在前,理教这东西,虽说在江北有些名气。但在江北,理教做的大多是禁烟和扶危济困的事儿,突地在湖南席卷农门、贫家子,做得好说不清啊!

        曾国藩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堂上的气氛就有些森严了,存大同求小异,是合作的基矗对于洋务在座的四人存的是大同,但理教学堂也不是小异,提出来就是麻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