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毒清 >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多国调停(六) (1 / 7)

 热门推荐:
        沙俄那边硝烟暂息,却迎来了一场内部的整肃,无数在劫掠之中不按规矩上缴所获,私自截留财物的人,与沙俄那边的尸体一起被种了树,而引发这场内部屠杀的主角李鸿章,却带着满心的希望,跟随欧洲使节团坐上了驶往京师的驳船。(

        从黄河转入大运河,再有五天的时间,自己就可以见到如今主导大清风云的杨老三了,若是恩师曾涤生说的不假,此次自己怎么也能谋个礼部尚书的缺儿。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坐在船舱之中,李鸿章忆及当年事,自己当年的豪言莫不是为杨老三写的?入凤池、登鳌顶、封公侯、著新史,自打杨老三率兵出云南,这一路走来,完全与他李鸿章想的一样。

        以兵权谋高位,挟天子令诸侯,杨老三一路走的风生水起,自己却一步慢步步慢,最终只能委身于杨老三麾下,做个卖弄唇舌的礼部尚书。

        五天的时间,欧洲使节们,一路感叹着大运河工程的浩大,往来船只的频繁,而李鸿章的心里却有些索然无味,朝中的暗流,李鸿章在安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但那些人只能算是跳梁小丑而已,杨老三兵权在握,麾下数百万人马,想用嘴皮子扳倒杨老三,这些人过于天真了。

        如今这世道,杨老三已经掌握了大势,顺之则活逆之则死,恩师那边谆谆的教导犹在耳侧。虽说心中多有不满之意。但自从走出西北李鸿章就认命了。想及这一路上与德意志首相俾斯麦的交谈,李鸿章也知道,杨老三走的路子是对的,制霸于世界,这大清才有去路,不然只能作为欧洲列强盘中的鱼肉而已。

        泱泱天朝,礼教之邦,但通州码头之上的阵势。并没有李鸿章想象之中的那么浩大,几个理藩院的官员,一队京师的驻军,就算是迎接的队伍了,下马威?底气?无论如何,如今这大清朝有这样的底气。

        李鸿章在使节团之中,只是一个客卿之类的人物,看着西北军的将领,将使节团交给理藩院的几个官员之后,李鸿章也踏上了通州码头。想要与欧洲使节对等的谈话,杨老三这边还是要走一遭的。

        在码头附近找上了轿夫、脚力。一路置办了一些礼物,李鸿章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镇国公杨猛的府邸之外。

        “合肥李鸿章,求见杨国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