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试探首相 (3 / 4)

 热门推荐:
        伯克·特伦德离开之后,艾伦威尔逊则在思考内政部的常务次长人选,还没思考完,马金斯就上门了,来报告国防部的事。

        “你的大臣怎么样?”艾伦威尔逊照例,问候了一下英国的新国防首脑,弄没弄出幺蛾子。

        “我感觉,国防大臣似乎还是想要控制军费。”马金斯提及了国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对一些军事项目持否定态度。

        “我记得丹尼斯·希利是工党的保守派。”艾伦威尔逊嘀咕了一句,没有错,是工党的保守派,工党内部的派系也是很多的,尤其是在野的时候,矛盾还很突出,是盖茨克死了之后,哈罗德威尔逊进行了整合,才重新团结起来的。

        工党在下野之后曾陷于派系争斗之中,尽管希利与时任党魁晓治·盖茨克是朋友以及他的支持者,不过当盖茨克遽逝后,希利却先后在第一与第二轮党魁投票中,投票给卡拉汉和威尔逊。希利曾认为另一党魁热门候选人乔治·布朗为人喜怒无常,相反,他认为威尔逊则能够团结工党,并有能力带领工党在下届大选胜出,因此在党魁选举支持威尔逊。

        “军费的削减,关键在于首相。我们把主要工作放在首相身上。”想了半天,艾伦威尔逊开口道,“国防部的工作是不是很清闲。”

        他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自从越南战争的地面战争开始之后,国防部就成了键道大本营,英国虽然没有参战,国防部的将军们,却一直出谋划策,好像是自己服务于美国一样,对于将军们的好战,艾伦威尔逊表示理解。

        欺负第三世界国家,会激发英国的好战基因,你要让这些将军拟定一个和苏联作战的计划,他们肯定都会变成和平主义者。

        英国的舆论自然是对美国在越南的行动以正面报道为主,只有艾伦威尔逊偷偷地吩咐过理查德,挖一挖美军的越南的黑料。

        在公开舆论上,美国反正不是今天赢就是明天赢,你要不知道英国报纸,你会看见报道比美国人自己的报道都有信心。

        反正出兵的是美国,英国赞扬美国的战斗力还错了?舆论战场也很重要,艾伦威尔逊还记得叙利亚内战时期,有无数不明生物兴高采烈的等着大马士革陷落,阿萨德被吊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