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价高者得 (3 / 6)

 热门推荐:
        结果柴哲威一败涂地,导致局面几乎失控……

        李道宗澹然道:“吾之所为,是为了奉行先帝遗愿辅左晋王承继大业,而不是任由帝国陷入分裂内战频仍摧毁帝国基石,无论如何,必须将皇帝控制住。个人之生死荣辱与帝国即将陷入内乱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所以你们关陇门阀纵然兴旺一时,却迟早被浩浩荡荡的大势却淘汰不得不坠入尘埃之中,太狭隘了。”

        他听得出宇文士及言中之意,大抵是只要能够让晋王坐上皇位,一切都可以放在一旁从长计议,甚至为了个人不背负一个弑君的骂名,宁愿坐视陛下逃出长安,从此天下二日、割地而治。

        但在李道宗看来却是万万不行的,太宗皇帝之所以心心念念易储推晋王上位,是认为李承乾做不好一个皇帝,而晋王李治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能够将朝政把持手中游刃有余,归根究底,太宗皇帝是想要这个帝国一日胜似一日,越来越好。

        而太宗皇帝为何至死都未曾颁布易储之诏书?就是因为顾忌易储会使得原本的东宫派系与朝堂格格不入,待到将来晋王登基,亦会明争暗斗,斗争不止,以至于将帝国根基消耗殆尽。

        现在若是任由李承乾出京...乾出京,岂不是正应了太宗皇帝的担忧,与太宗皇帝的心意背道而驰?

        为了太宗皇帝的遗愿,他愿意背负万千骂名,哪怕遗臭万年。

        宇文士及心悦诚服,居然躬身施礼:“郡王心系社稷、志存高远,不惜以己身之荣辱成就帝国之传承,老朽远远不及,既是心存崇敬,又是自愧不如,惭愧,惭愧。”

        李道宗视如不见、充耳不闻,对于这等“捧杀”的小把戏置之不理。

        “诸多关中驻军皆由郢国公您联络,不知此番究竟有几人能够起兵逼近长安牵制房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