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章 官商与皇商 (1 / 3)

 热门推荐:
        一秒记住【 】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那两个领域至少还有一定的比较标准,可这看病诊治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口碑出众的名医,也不敢确保自己治疗的每一个病人都能药到病除。而且各人学的诊治手法和对病情的判断都有不同,开出来的方子虽然大同小异,但用药的剂量却是有明显差别的。被请来这里会诊的大夫们在各自的地方都算得上是医术出众的名医,自然不会轻易认同其他人的诊治意见,每样药材该用几钱,如何配搭,那都是必须要争上一争。

        石迪文心说好在我这只是疲劳过度,休息一两天缓缓就好了,真要是有什么急病重症,等着这帮大夫开会讨论出个一二三,恐怕也该准备后事了。所以人多也未必好办事,虽然各家都是出于好意才雇来了这么多的大夫,但所起到的效果却并非他们所愿。其实石迪文手下当然也有懂行的医师随行,只给他配了两付去火安神的药剂,喝了两三次之后身体状况就明显好转了。至于各家送来的各种补药,石迪文暂时都没动,他的身体状况比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要好,这种因为疲劳引发的身体不适根本用不着吃补药。

        这短暂的突发状况并没有影响到浙江商人们寻求合作的热情,海汉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出众实力和商业信誉,以及在大明南部海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航运能力,可以说是任何一名商人都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即便是在石迪文称病休养的这两天,虽然极少有人能够入内探病,但浙江各地的商人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宁波城,试图寻求一个与海汉高官会面的机会。

        宁波城中除了药店的补药在短时间内脱销之外,高档的酒楼客栈也是因为商界人士的涌入而突然人满为患。一些来得晚的商人找不到住处,甚至干脆就掏钱高价租住民房了。于是宁波城内的住宿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波,不少城中民众见有利可图,干脆就将自己的房子腾出一两间来,租给这些外来商人暂住。

        没几天时间,即便是消息最为闭塞的人,也知道宁波城变得如此热闹的原因,是因为城中有一位海汉高官正与大明就通商事务进行会谈。而大量涌入宁波的外地人,有不少都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能跟海汉搭上关系的商人。

        当然了,想要跟海汉搭上关系的也不只是商人,事实上如果以职业来划分,各行各业都有抱着这种念头来宁波的人。比如在石迪文驻地为他会诊的那些大夫,其中也不乏有人想借这个机会挣点表现,为之后投靠海汉多捞取一些资本。

        而在这场热闹中与商人数量不相上下的,便是读书人了。海汉在建国之前便对招募有文化的移民非常上心,对于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甚至设立了专门的安置补贴金,不但可以立刻获得海汉国籍,并且连家人的安置和入籍问题也可以一并解决。而在海汉治下有此待遇的新移民,大概就只有走从军路线,以入伍换入籍的那些人了,但待遇仍然远远比不了招募的读书人。

        这倒不是海汉重文轻武,实在是迫于无奈,国家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官场撑起官僚体系才行,而海汉自身教育体系的培养能力是比较有限的,自行培养高级知识分子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时间不等人,很多部门出现的大量职位空缺就让海汉不得不正视这种现状。而当时海汉还没有今时今日的这种实力,要吸引大明或其他国家的读书人加入海汉,就只能使用高薪厚酬和极好的福利作为条件了。

        时间一长,大明沿海各省的读书人也大多听说过海汉的这种特殊招募,有些落魄的读书人觉得科举无望,便索性去投了海汉,然后很快就被委任了各种职务,有人甚至很快就被提升为正式的官员。有了这样的范例出现之后,大明南方的读书人开始意识到这还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于是便有越来越多对科举心灰意冷的大明读书人将海汉作为了新的去处。

        自愿背井离乡投奔海汉的,大多是生活比较贫苦,如果再不找个下家就没办法活下去的那种穷书生。而那些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和朝廷功名的读书人,却往往会比较爱惜羽毛,不太可能主动跑去海汉找差事。当然了,这些爱惜羽毛的人倒也不见得是对大明有多么忠诚,其中不少人也是在待价而沽,想要在合适的时候拿到一个比较好的报价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