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章 建交之后 (3 / 3)

 热门推荐:
        施耐德手底下全是文职官员,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人才,只能是当作开个玩笑了。但石迪文的表现对他的确是有不小的触动,人家兼职谈谈生意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那么商务部这些全职官员的是不是也应该有更好的表现才对。

        施耐德最近一直忙于南海贸易联盟的事务,尽管这个贸易联盟从组建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但跨国贸易的规则制定依然尚未完结,而且各国之间的贸易协定也一直都处在不断地谈判和变更之中,就算海汉是这个联盟的发起者和领头羊,也很难凭一己之力让这些东南亚国家都服从自己的安排。

        虽然这个贸易联盟中的成员国对海汉都是敬畏有加,但各国有各自的国情,海汉也不可能强迫所有国家都跟自己统一步调,因此南海贸易联盟虽然成立了这么久,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标准统一的贸易协定。

        施耐德作为海汉主管商贸事务的负责人,自然希望能够推动这一标准的执行。但贸易联盟相较于政治联盟、军事联盟往往显得更为松散,要想让这些还处于落后社会形态的小国如臂指使,对海汉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施耐德最近一年中几乎是在马不停蹄地出使贸易联盟中的国家,与各国政要磋商贸易标准,但说实话收效并不明显。

        对于这些小国来说,即便是极小的政策变化也会很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而贸易标准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到既得利益者们的收益,因此施耐德想要在这些国家推广新的标准,难度自然极大。施耐德提出的建议,人家听了也就听了,但并不会照做。甚至有些国家会认为他的说法是越俎代庖,纯属多事,遇到这样的情况施耐德也只能自嘲无法教化这些原始人了。

        但石迪文在浙江所取得的成绩也带给了施耐德一些启发,对于贸易伙伴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措施,才能让其接受海汉在国际贸易方面提出的行业标准。

        这种标准可不能小看,海汉当初费劲心思张罗组织这个南海贸易联盟,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掌控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制定权限。而这些行业标准所覆盖的范围就很大了,比如联盟成员国通行的船只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结算方式、货运价格计算等等,海汉可以通过制定这些行业标准,来推广自身的优势产业,比如便捷的金融结算方式和可靠的机构。

        虽然目前海汉银行的办事处已经遍及南海贸易联盟的每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所开展的业务远不及大明沿海地区,特别是以富庶著称的江浙地区,其一个月的银钱流通量就比海汉银行在南海贸易联盟各成员国一年的流通量加起来还大。

        如何能将海汉银行的业务做进海外市场,江浙地区已经提供了极好的成功经验。施耐德前次派蔡金梅到浙江去参与谈判,一方面是让蔡金梅去规范一下当地的操作规程,另一方面也是收集资料,整理出海汉银行在当地工作的得失。这些整理出来的经验,将在之后对照东南亚国家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之后再进行推广实施。

        而现在在南海贸易联盟中,贸易往来真正称得上比较频繁,贸易量比较可观的,也只有安南、荷兰和葡萄牙三家,这种成绩对于一心要将海汉的商圈部署到全世界的施耐德来说,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1636夏天的末尾,施耐德针对南海贸易联盟的现状又提出了新的计划。手机用户请浏览1b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1笔趣阁;https://www.shoubanjia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