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 (3 / 4)

 热门推荐:
        片刻之后,他眼中猛然放出精光“你这是在跟谁玩呢?”

        江浙盐商之间的利益争斗,海汉可以选择中立不直接参与,但如果争斗过程中已经明确出现了会让海汉忌惮的因素,那可就不会再保持旁观了。而这些大明盐商如果觉得搞了一批火枪就能为所欲为,那龚十七觉得有必要教教他们做人,这甚至都不需要让舟山岛大举出兵,安全部和军情局的外勤行动组应该就能解决问题。

        当然了,这是建立在盐商的私人武装规模和战斗力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否则就是龚十七太过托大了。从卷宗上描述的信息来看,袭击者大约同时装备有十到三十支火枪,之所以数目出入这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当事人的供述不一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在遇到袭击的时候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保持足够的冷静,去关注敌人的武器配备状况,很多人听到枪响或是看到同伴中枪倒下就已选择了抱头逃跑,根本就不敢抬头去看敌人到底有多少人马。所以对于这私人武装到底有多少火枪手,说法也就不是那么一致了。

        不过龚十七对此的看法倒是趋向于乐观,他认为盐商私人武装的规模肯定不可能搞得太大,毕竟这种事不可能完全瞒过当地官府的耳目,锦衣卫虽然没发声,但那是因为局面可控,如果这些盐商把场面折腾得太大,锦衣卫和各州府的卫所驻军就不可能再一直当瞎子了。

        还有一点,便是这些火枪手的训练和作战水平会受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海汉军有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去操训新兵,有大大小小的作战机会去打磨他们,但这些民间武装所能接受的军事训练肯定不能与正规军相比,至于实际作战的机会,大概也就只有类似袭击运盐队伍这样的任务了,通过这样训练出来的火枪手能达到何种水平,龚十七认为顶多也就只是相当于海汉民兵罢了。

        当然他也没忘记自己此行的主要目标,那便是要查明这些火枪的来源。龚十七的计划其实很简单也很粗暴,先找到这些火枪手的下落,然后设法连人带枪一起搞到手,到时候人证物证齐全,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果火枪手不知道他们的武器是从哪里得来,那也不打紧,只要他们知道自己的老板是谁就行,火枪手解答不了的问题,相信他们的老板一定能给出答案。

        所以对龚十七来说,只要第一步能够顺利达成,那后续的调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不过万事开头难,要想掌握这些关键信息,只靠在舟山岛上想办法大概是不够的,终究还是得先走出去才行。

        万发选择通过情报网和人脉的调查来搜集信息,而龚十七甫一到舟山,便决定要尽快展开行动,这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也是与他们各自的做事风格有关。万发更重谋略、策划,情报搜集与整理,而龚十七因为常年带队执行各种外勤任务,解决问题的手法便更加直接,往往也会更为有效。

        但这也说不上孰优孰劣,万发在这边搜集整理的几份卷宗,也同样为龚十七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而龚十七的手段虽然直接有效,但同时所需承担的风险也会成倍增加,可以说两人的选择各有利弊。

        龚十七这次南下的时候也带了一组得力人手,甚至连武器装备都一并用船运过来了,不过他要想采取比较激进的手段,仅仅凭他带来的人手应该还是不够,仍然需要舟山这边的配合才行。而且按照安全部的制度,龚十七在行动期间便需接受所在地长官的管辖指挥,所以他的行动计划还得先向石迪文汇报,得到许可之后才能进行实施。但此时石迪文并不在岛上,所以他还得耐着性子先等上一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