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1章 (3 / 4)

 热门推荐:
        正主出场,马正平连忙收敛心神,将注意力回到眼下的阅兵式上。他在来到舟山之前还从未见过海汉军的阵势,上岛之后也只是零零星星地见到一些军人,直到此刻才算是目睹了海汉军结阵出行的风采。

        一杆红蓝双色旗飘扬在队伍的最前方,紧随其后的是极具海汉特色的行军方阵,所有士兵手中的火枪都插上了寒光闪闪的刺刀,这使得整个方阵从远处望去更像是传统的枪兵而非火器部队。

        道路边的民众欢呼声不断,但依然掩盖不住陆军这几个方阵统一的脚步声,如果不是提前对路面洒水,相信此时道路上早就已经尘土大作了。

        马正平在扬州的时候也曾看过明军操演,他不得不承认仅就行军这一项来看,海汉军的方阵行进整齐划一,的确是要胜过明军一筹。不过如果他稍微懂一点军事,就会知道这种差距其实并不奇怪,海汉军以火枪兵为主力,保持行进间的整齐阵形是必修课,对此的要求也要比明军高得多,所以有胜过明军的表现也只是清理之中的事情。当然这种经过长期练习的整齐队列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放在这种展示武力的阅兵式上再合适不过。

        这个时候石迪文与手下官员已经率先站起身来,而看台上的其他看客见状也都纷纷跟着起身。马正平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旁边的人都站起来,于是他也跟着站了起来,随即便看到了陆军方阵在通过看台时变换了行进步伐节奏,同时大声喊着某种口号,而石迪文也抬手向台下的方阵行军礼,看来是海汉军特有的检阅流程了。

        而马正平的注意力则是已经被方阵后面的队伍吸引住了,那是由驮马拉着数门陆军野战炮。虽然岛上的陆军编制仅仅只有一个营,但火炮却着实不算少,从最小的85口径轻型火炮到155的大口径炮都有装备,甚至队伍最后还用四匹马拉了一门235口径的攻城炮作为压阵。当然像这样的攻城炮就基本只是个吓唬人的道具了,舟山驻军如果不被分配到攻打坚城的任务,估计也没机会能用到这种级别的重型武器。

        虽然只是让马拉着招摇过市,但这丝毫不妨碍看到这些火炮的观众开始脑补这些武器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场景。经常来舟山岛的人大多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过海汉军在辽东战场上重创清军的战例,而海汉军中列装的大量火炮也因此被附上了神秘色彩,各种夸张的传闻层出不穷,但无一不是将海汉军的火炮吹成了可以毁天灭地的大杀器。

        马正平虽然人在扬州,但也或多或少听过这样的传闻。不过他个人倒不是太相信这些传闻的真实性,认为海汉军战力虽强,但应该也没有强到传闻中的程度,否则使用这些大杀器攻入清国京城,将其灭国不是一劳永逸,又何须在辽东与清军作战多年。

        但真正看到这些黑黝黝的钢铁武器缓缓从看台前通过的时候,马正平的后背还是冒出了鸡皮疙瘩。尽管他并未真正见过火炮作战的场景,但也下意识地感觉到这种武器的威力的确非人力能够抵御。

        而炮兵队伍通过看台之后,隶属于陆军的受阅部队便已经全部亮相完毕了。紧随其后的是舟山岛上的民兵部队,只有一个约莫不到两百人的方阵,这阵势较之前面的职业军人就差了不少,但在马正平看来,应该也与明军操演的水平相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