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试炮 (3 / 4)

 热门推荐:
        炮弹最后撞进土墩的深度还有十几厘米,足见其巨大动能所带来的惊人杀伤力。这还仅仅只是最小的6磅炮,更大的12磅、24磅、32磅火炮的威力更将是数倍于此,每每想到此节,就让军警部这帮大炸逼主义者兴奋不已。

        接下来试炮组调整不同的射角度,又打了十来炮,最后确定这门炮的有效射程大概是在一千米左右。实际上超过800米之后,炮弹在空中飞行轨迹和最后的落点都会出现不小的偏差,根本就已经和之前瞄准的目标位置无关了。

        这个有效射程跟后世的火炮自然没法比,但对于穿越众来说,这个射程距离已经完全足够了。胜利港港湾通向外海的峡口最窄处只有400米,几乎正好就是这种小炮命中率最高的距离,军警部认为只要在峡口两边各架上两三门这种小炮,就足以封锁住港口,防止外来敌人从海上闯入。

        而同样的防御机制还适用于穿越众所看好的三亚湾峡口的防御,那里的出海口宽度连胜利港这边一半都还不到,用这种炮打进出峡口的船只完全就是用枪顶到脑门上射击,对手连躲避的机会都不可能有。

        这门炮因为射击频率过高,导致炮管很快温度过热,打了十多炮之后就不得不暂时停下来散热。不过炮组已经完全停不下来,将另一门炮换上炮架,继续进行测试。直到一口气将装在藤筐里的三十多炮弹全都打出去之后,炮组这几个人才气喘吁吁地倒在地上。

        “太累了。”就连一向以坚韧著称的王汤姆都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还是……得尽快上后装炮才行。”颜楚杰一边喘气一边说道“这体力活确实强度大,我先前小看这活儿了。”

        每次射前的十多道操作程序都还好,虽然繁琐一点但对体力耗费不多,只是每次射完之后几个人都得推着沉重的炮架让火炮复位,不管瞄准还是调整角度,全是依靠人力,中间还将两门炮从炮架换上换下几次。这三十多打下来,把这四个壮汉都累得够呛。

        试炮的结果,观察团一致认为这两门炮的质量已经合格,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直接运用于实战。不过目前的问题是严重缺乏炮手,甚至连同时操作两门炮进行试射的人手都没有。哪怕仅仅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目前都没办法让冶金车间开始大量铸炮。

        于是军警部不得不暂时收起立刻组建炮兵部队的痴念,今后一段时期内还是以这两门炮为基础,依靠不断的试射定出射表,同时培训更多的合格炮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