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射弧略长 (3 / 4)

 热门推荐:
        这当然不是有关部‘门’的无心之失,而是有意展示给阮经贵看的。海汉现在向外出售军火的生意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从李家庄一役之后,两广地区都知道会造玻璃的海汉人造武器也是一把好手。不过对于一直被隔绝在海汉体系之外的南越来说,或许他们对海汉的武器制造能力还缺乏直观的认识,于是相关部‘门’便安排了这么一个机会,让阮经贵从侧面了解一下海汉的军工实力。

        南越所有的火器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葡萄牙人,自身并没有制造能力,而海汉人在制造武器方面的实力,却远远超过了葡萄牙人。眼看着一‘门’‘门’黑乎乎的大炮从火车卸到平板车上,再转运到码头装船,阮经贵的确是眼红得厉害。南越朝廷想方设法每年能从葡萄牙人手里买到的火炮,零零碎碎加起来也不过二十来‘门’,而港口那艘挂着“郑”字旗号的北越商船,却一口气就装了二十‘门’火炮上船,还有好几十箱的火枪,人比人简直就气死人。

        北越身后有海汉这个军火库支持,他们的武器装备供应根本无需担心会断档,甚至在购买更多的武器,准备继续攻打南越。而南越现在失去了葡萄牙这个大供货商,已经快要陷入到弹尽粮绝的阶段。双方在武装水平上的差距正在不停地拉大,这样的现实让原本就比较悲观的阮经贵越地沮丧了。

        十月底,阮经贵带着满腔失望离开了胜利港,搭乘海运部专‘门’为他派出的一艘帆船返回南越顺化府。这次出访除了为南越朝廷争取到了一个作用不大的考虑期之外,基本就乏善可陈了。而阮经贵也被自己亲眼所见的残酷现实打击得信心全无,他只希望回到顺化之后,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朝堂上的高官们冷静下来看待现在所处的局面。

        不过这个时候执委会暂时没有‘精’力去理会南越朝廷对于这样的谈判结果会有怎样的反应了,因为广东方向有了一些让他们不得不关注的新动向。

        就在阮经贵离开胜利港的同一天,执委会收到了驻广办的电文通知,称“十八芝”已经派出使者与他们联系,并要求海汉停止对福建方面的军火出口。

        说实话“十八芝”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有所反应,是让执委会比较惊讶的一件事。福建许心素麾下的部队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逐步开始在战场上使用海汉武器作战,并依靠着这些犀利的武器慢慢挽回了颓势,给“十八芝”的武装人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原本历史上许心素就在这一年已经战死在中左所,但目前他可是活得好好的,而且因为今年多次击败来袭的海盗,还因此而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受到沉重打击的“十八芝”不可能不去琢磨这战局变化的缘由,而守军的火力显而易见得到了大幅度加强,这也正是“十八芝”组织了数次大规模攻势却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以“十八芝”在福广沿海地区的报网,想要找到对手阵营中这些突然出现的大杀器来源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执委会曾经认为最乐观的估计也就能瞒过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五月的时候民团连续出击,替李家庄解围之后又在珠江口端了担杆岛海盗的窝子,几乎已经将自己的实力完全暴‘露’在了台面上。“十八芝”的高层只要没聋没瞎,应该就已经现了福建水师的突然崛起跟海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然而“十八芝”并没有像执委会所担心的那样,派出大量海盗船袭扰珠江口,甚至攻打万山港,而是一直保持了奇怪的沉默,直到又过了几个月之后,却突然跳出来向海汉开出了条件。

        关于向福建水师许心素部出售军火一事,驻广办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加以否认。当地的一二把手马力科和何夕商量之后,决定就是一个字拖,先将消息传回胜利港,让大本营这边有所准备。他们在当地就用惯用的打太极手法,把“十八芝”的人先忽悠住,慢慢套取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