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历史轨迹 (3 / 5)

 热门推荐:
        房俊看着李治的马车渐渐远去,缓缓吐出口气,仰首望天,雪花偏偏飘落,如同苇絮。

        之所以如此耐心的与李治交流,是因为李治作为李二陛下最疼爱的儿子,在争储的过程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所在,不仅仅是他有争储的资格,更在于他足以影响李二陛下的决定。

        天知道万一李治在关陇贵族的蛊惑怂恿之下玩弄一些阴谋诡计,逼着李二陛下不顾满朝文武的意愿从而强行废黜太子怎么办?

        历史上,李承乾在储位飘摇、惶恐不安之下,被冠以“谋反”之罪名,导致储位被废黜,进而圈禁起来,又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予以参鞫,事皆明验,证据确凿。

        最终徙居黔州,“忧愤而死”……

        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李承乾绝望之下奋起反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亦或是李二陛下为了推动李治上位不惜将这个嫡长子牺牲掉,还是李治背后的关陇贵族所谋划构陷。

        甚至于,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出自于李治的谋算……

        人心隔肚皮,兄弟手足又如何?在面对天下至尊的权力之时,没有谁可以历经考验依旧坚如磐石、清如明月。

        所以他一直在点拨李治,争储可以,但是千万别使出那些个龌蹉的勾当,否则我房俊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而李治也是个聪明人,清晰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