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定居冀州 (1 / 5)

 热门推荐:
        一个人兜兜转转久了,王彦有些明白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此不再流浪,在冀州用仅剩下的钱租了个摊位,干起了以前在现代社会中的烧烤生意。这年王彦刚满16周岁。

        关于开烧烤摊这事是王彦深思熟虑后才做的决定。其实按王彦现在的医术开个医馆也是可以的,但是开医馆需要耗费巨大,而且其人力物力也是很关键的,但偏偏王彦在这冀州毫无人脉。相反开个小摊子,时间相对来说可以自己掌控,而且金钱耗费不大。因此王彦每天也只晚上出摊从申时至戌时,并且给自己安排了双休时间,真正过上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

        为什么在冀州而不在其他地方?自然是因为柳师傅的原因。王彦总想着离师傅近点,以后能够多去陪陪他。所幸柳家村的人一向自视甚高,加之自己和柳家村大多数人不认识,所以这小烧烤摊开着不至于会被柳氏人发现从而丢了师傅颜面。当然现在作为一个小贩子的王彦比以前清风明月的王彦那气质差的不是那一丁点,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不在同一级别啊,那柳氏人就算见了也不会把现在的王彦认出来的。

        “小王,收保护费的李二霸他们来了,赶紧准备钱。”旁边摊子的李大娘远远看到前方一行凶神恶霸的人过来,赶紧走来悄悄和王彦说。

        平时王彦对着街坊邻居的很是客气,经常买他们的东西和请他们吃烧烤,所以王彦和他们关系处的不错。其中王彦尤其处的好的是旁边可喜欢八卦的李大娘,主要是离得太近,李大娘常在没人时来他摊子找他聊天,王彦不甚其扰,又不敢出言赶人,常常做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听着,其实心思早已神游天外去了。但李大娘见每次和小王兄弟聊天,小王兄弟都一脸认真倾听的模样,以为找到知己,很是欢喜,拉着王彦有空就东拉西扯,因此两人就这样阴差阳错建立一段特殊的友谊。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这不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注意的李大娘都会第一时间和王彦说。

        “那李姐,我这小摊子应该给多少啊?”王彦也小声询问。

        王彦平时都叫她李姐的,每次李大娘听到都笑的身上肥肉抖三抖,看着王彦眼光更加和蔼了。别人都叫她李大娘的,就这小王会做人,听着他少年独有的青涩叫声,李大娘都感觉自己都年轻好几岁。

        “小王你这摊子给10个铜板就可以了。我都说多少次了,以后随大家一起叫我李大娘便可,我哪有你叫的那么年轻。”李大娘说。

        “好的,谢谢李姐指点。”王彦可不敢真听改口叫李姐为李大娘(后都写李姐),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她每次叫李姐时她眼中那藏不住的喜悦,眉梢也明显上扬的样子,无不表明她喜欢王彦这么称呼她。

        “小王,你真会做人。”李姐笑着,扭扭屁股回自己摊边去了,走前还特意自以为风情万种的往王彦这边抛了个媚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