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郑帝归降 (1 / 4)

 热门推荐:
        唐军大营里,俘虏营里有一处军帐,尽管处于俘虏营中,但这间军帐却是颇为干净整洁,并非是其他军帐一般,拥挤不堪,脏乱杂臭。

        帐中火盆燃得正旺,一老人一青年两人相对而坐。

        只见那老者身材瘦削,须发皆白,精神萎靡不振,另一青年则是身材矮胖,面貌白净,显得神采奕奕,一双细眼甚是明亮,显得颇为智慧。

        “数年不见,堂兄你老了”,矮胖白净的青年正是长孙无忌,而对面的须发皆白的老者虽然年纪较大,但确是长孙无忌的堂兄,正是伪郑内史令长孙安世。

        长孙安世乃是前隋饶良县子长孙炽之子,而长孙炽则是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成的兄长,所以长孙安世乃是长孙无忌的堂兄,关系甚是亲近。

        长孙安世乃是前隋进士出身,起家左领军府司兵,隋朝灭亡后,长孙安世归附王世充,官拜内史令,位高权重,乃是伪郑朝堂数一数二的重臣,对待王世充亦是忠心耿耿。

        如今见得王世充穷途末路,来回出使河北窦建德处,跋涉千里,身心俱疲,本就身体不适的长孙安世受此打击,身体状况更是一落千丈,长孙无忌见之也是心中痛惜。

        听得长孙无忌的话,长孙安世摇头一笑,“戴罪囚徒,苟活已是不易,如何不老?”

        长孙无忌闻言急忙说道:“堂兄切莫如此,只要你愿意归降,我和观音婢一定向秦王求情”。

        “老夫已是风烛残年,辅机这是让我死前变节,在死后徒留骂名吗?”长孙安世却是眼睛一瞪,极其不满的说道。

        长孙无忌闻言不由得有些哑口无言,确实,眼看长孙安世这状态,应是大限之期将近,换做其他人,兴许也不会在临死前变节投敌,徒留不好的名声,更何况长孙安世这种出身世家的士人,更加在乎身后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