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八章 瞳姐 (1 / 8)

 热门推荐:
        仅仅是一个星期的客串,贺新虽然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但不可能象之前拍戏那样全身心投入到人物当中,写写人物小传,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情绪中去。

        顾常卫跟他说,演伞兵军官这个角色,只要把握住一个“笑”就行。

        贺新的理解是伞兵军官前期的笑应该是阳光的,自信的,睿智的,而几年后再次与姐姐相遇时的笑则应该是经过生活磨砺之后的苦笑,茫然的笑。

        一大早小镇就开始热闹起来,一个弧形拐角的路口,停满了各种老式的自行车,路边各种卖蔬菜、杂货的小摊。

        充当群众演员的小镇居民都换上了那个时代的服装。可能是因为时代的特征以及片子的总体基调偏灰色,服装的颜色很单调,大都灰白蓝黑,没有让人眼睛一跳的那种鲜亮的颜色。

        贺新顶着一个化妆师特地弄的乱糟糟的,有些油腻的发套,穿着一件灰不拉几的长袖衬衫,袖子胡乱卷着,下身穿着一条蓝色的空军军裤。

        这条裤子是他主动要求的,原本剧组安排了一条跟衬衫同款的灰色裤子。可能是跟美术大师张淑平合作过几次后,他的审美也有所提高,一方面是感觉上下一色,哪怕是片子的基调偏灰色,但整体颜色太过单调了。

        另一方面是这个年代物质相对还比较匮乏,象他这种从部队转业的军人,总会有几套从部队带回来的军装。而且这个时代当过兵的人,大都对军队有种特殊的情结。

        就好象他上辈子有个街坊,在空军部队当了几年地勤兵,八八年大裁军的时候退伍回家,以后几十年如一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穿着一条蓝色的空军军裤。哪怕是后来从部队上带回来的军裤穿完了,他还会自己买回来这种空军蓝的布,让裁缝照着原来的军裤样子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