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东京影展 (1 / 4)

 热门推荐:
        没错,贺新就是打算做国内电影人的生意。

        什么好莱坞团队航拍一个小时就要五千美元的报价,分明就是仗着自己科技发达,到处宰肥羊。

        就跟他们卖军火一样,英国、以色列自己人,f35八千万;法德盟友,一个亿;韩国、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友人,嗯,是盟友同时也是肥羊,一亿五千万;湾湾,呃,呵呵……

        同时他也有想恶心一下那什么航拍的好莱坞团队,要不然这钱也让他们太好挣的。原时空中《风声》,华艺兄弟财大气粗,几个航拍的镜头硬是花了几百万。

        有些东西压根就没啥神秘的,就象他刚入行那会儿,斯坦尼康刚刚被引进到国内,据说国内能够熟练掌握斯坦尼康的摄影师还不到十个,请一位来剧组拍摄,一天就要好几万,关键还紧俏,想请都请不到。

        其实所谓的斯坦尼康也没有多少花头,就是一个摄影机稳定器。三样法宝,承重背心+减震力臂+平衡杆,功能就是拍摄运动镜头时,画面始终稳定不抖动。比如象香港摄影师黄月泰为什么被称为“铁手”,就是因为他在手持摄影机拍动作镜头的时候,那双手相当稳,画面不抖动。这是当年很多摄影师的一项基本功,可以说每一位出色的摄影师都有一双麒麟臂。

        斯坦尼康的出现,就在这方面降低了摄影师的门槛。这个所谓的斯坦尼康同样也是美国人发明的,人家七十年代就在用了,然而传入中国整整差了二十年。

        无他,就跟如今的所谓航拍一样,太贵了。

        但是引进中国后短短几年的工夫就普及了,如今别说是拍电影了,就是拍电视剧恨不得每个剧组都要来上一套斯坦尼康。

        航拍也是一个道理,原本拍摄那种大场面鸟瞰的镜头。场面小点就用大摇臂,贺新在拍《爱有来生》时,于姐姐就喜欢用大摇臂由上至下俯拍全景,各种横移或者上下的镜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