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十字路口(二) (4 / 6)

 热门推荐:
        总结起来,其实也就是让查理曼承认阿尔比昂和罗斯联合公国为他划设的国界线,将之前吞下去的领土都吐出来,并且承认亚尔夫海姆事实上的独立,至于亚尔夫海姆是主权独立国家,还是拥有自治权的附属国。等停战后大家一边跳舞一边慢慢商量吧。

        这样的停战协议对查理曼无疑是相当不利的,查理曼事实上等于凭空少了一半的国土,而且还落入周边一堆不友善国家的包围中。尤其是东面还出现了一个新近建立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均远超自己,只在人口方面略逊一筹的精灵国家,日思夜想着要如何把查理曼吞下肚子。这种被重重包围的战略困境光想想都会让查理曼的军人和政客不寒而栗。

        可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不正是查理曼急躁冒进,擅启战端引发的结果吗?站在阿尔比昂和罗斯联合公国这两个遭受“不宣而战”、“被强加战争”的敌国立场上来看,查理曼理当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仅仅是对现状的承认,已经是他们眼中对查理曼极大的宽容了。

        退一万步讲,一个虽让人感到不快,但确实遏制亚尔夫海姆战争脚步的停战协议也比继续战争,直到整个国家被耗干乃至征服要好得多。跟全世界被某个失去耐心的家伙变成荒无人烟的废土相比,更是好得不可以道里计。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会想不明白?

        “圣少女阁下,请问您知道现在的民意舆情吗?现如今接受这种屈辱的条件,那些失去亲人、忍受着物质匮乏的国民会怎么想?当他们面对未来更加贫困的生活时,又会有什么反应?当国民们到那时候怒吼着问我们为什么在还能赢下去的时候不争取更优渥条件时,难道能理直气壮告诉他们‘这已经是最好条件’吗?请问阁下想过这些吗?”

        连珠炮一般的质问获得在场军人官僚一致点头同意,也让罗兰弄明白了向来不喜欢扩大战事让财政恶化的文官这一次会一反常态,坚决要把战争继续下去。

        说到底,还是财政,也就是钱的问题。

        阿尔比昂和罗斯联合公国没有在议和条件里加上赔偿之类的要求,可这并不意味着查理曼的财政问题得到缓解。财团已经撤离了查理曼,工业重镇的亚尔夫海姆和农业谷仓地带的奥斯托利亚、圣伊斯特万王冠领又从版图上分裂了出去,连卡斯蒂利亚的占领区都要放弃。查理曼等于暂时断绝了财政收入。或许经营几年殖民地,接受一些外国援助之后,情况会出现一些好转,可国民们有那个耐心和理性慢慢等吗?再说了,你以为毛熊和阿尔比昂那群混蛋的援助那么好拿?各种苛刻附加条件和让对手控制经济脉络的未来景象完全可以预期。加上身边还有个对经济战颇有心得的亚尔夫海姆……查理曼缓慢衰弱而死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了。

        就算这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