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冰风森林(二十) (3 / 4)

 热门推荐:
        勃鲁西洛夫骑兵中将仰望着威风凛凛的巨型战车,一脸陶醉和满足的表情。

        也难怪这位面相冷峻的将军会有这样少见的感情流露,身为公国军制改革和装备发展的提倡者和身体力行者,眼前的装备和配置距离他的理想形态还有相当的距离,开战以来公国军的表现也很难算得上令人满意。但面对理想中的构图一步步接近现实,任何人都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期望,些许失态也在容许范围之内。

        “我们还需要更多更好的战车,它们不必像帝国制战车那样性能优越,但性能够用,便于生产,庞大的数量和冲击力足以摧毁一切敌人!”

        骑兵中将抚摸着冰冷的钢铁,脸上露出慈爱的神情,仿佛怀抱婴儿的母亲。

        “当军制改革完成之后,就算是帝国也将在我军的滚滚钢铁洪流面前颤抖。”

        勃鲁西洛夫骑兵中将从来不是一个浮夸的人,也没有妄想症的病史。此刻所言所语也不是处于恍惚状态下的呓语。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其依据。

        在见识过亚尔夫海姆防卫军一举放倒查理曼的旋转门作战后,各国军事专家都将帝国式闪击战奉为大兵团机动作战的精科玉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根据自身国情发展机械化部队,制定相关学说,改革制度,研发需要的装备。公国也不例外,其学术成果便是以勃鲁西洛夫骑兵中将的军官团正在逐步探索和完善的大纵深突击战术。

        由于世界各国都是以帝国军为模板,很多时候可以从各国正在研究完善的机械化作战理论上发现不少似曾相识的东西。公国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某种程度就是闪电战的公国加强版,即依托公国军的庞大规模,以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和装备为基础,发起一场不断对敌军纵深推进的大规模闪电战。

        不同于受制于军队规模和后备兵员,撑死只能通过详细规划和支援,进行一到两次战役战术规模闪电战的亚尔夫海姆防卫军。按照勃鲁西洛夫骑兵中将的构想,公国军会一次投入五至六倍于帝国军战役集群的装甲力量。然后把这些装甲部队分成几个集群,每一个都有和帝国军主力集群相当甚至超过的战斗力,依序投入战斗。

        第一个集群用于突破防线,打开突破口后便不再前进,配合步兵部队巩固缺口,防止敌军反击重新堵住突破口。第二个集群快速通过突破口,向第二道防线突击,然后重复第一集群的工作,接着是第三、第四、第五……一直到投入战略预备队为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