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鹰阳城选址 (1 / 5)

 热门推荐:
        如此景象之下,卫边社的冬季营地澳莲渡几乎是1眼可见。

        那座番村相比狮渊塔社的鹰溪营地要大上不少,广场与汗屋硕大,房屋众多,营地的路面也都清理得比较干净,甚至有不少烧黑的痕迹,大概是番人用焚烧的方式清理过草木。

        郑克殷率众走入其中,做更仔细的勘察。

        尽管此时无人居住,但卫边社社民将他们各家各户的不少工具留在此地。最为显眼的,自然是尚可使用的香蒲小舟;而各家房屋之中则有渔网、渔矛、掘棍与各种篮子器皿。

        熟番澳龙人从汉人处学会了制作陶瓷的技艺,并且会将他们的视觉艺术运用其上,描绘出有趣而美观的花纹,不少汉民也因新奇而愿意从番民处购买。

        但生番则很少制陶,这种沉重的器皿对过着游居生活的他们而言很不方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各种各样的植物纤维,比如香蒲、束草、熊草和乳草,编织出种类丰富的篮子,足够他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同时也轻便易携带。

        人类适应1处自然环境的能力令人叫绝。

        “这真是1个大社。”走在澳莲渡之中时,就连豹闪闪都忍不住感慨道,“感觉这1社,足以住两3百人呢。”

        “而且,这个营地是1个‘活着’的营地。”郑克殷道,“卫边社1定规划着半年之后回到这里,通过狮渊塔社等邻居做点买卖,用捡来的大量贝壳换取橡果;再在阴雨连绵的日子在河海之中打鱼捕捞。”

        豹闪闪略1歪头,“咦,大人真的很了解我们澳龙人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