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如何轻装上路? (1 / 5)

 热门推荐:
        建设鹰阳城要做的第1件事乃是伐木、除草、犁地、填泽,所幸有了狮渊塔社与卫边社总计3百多口人,这些工作便1下子有了相对充足的劳动力来干。

        随着青丘营东西两哨高奏凯歌,鹰阳城又继续接纳了柯东社与押桃社两社人口,使番人数量顿时超过6百!

        所幸中国有丰厚的文官统治传统,户籍登记工作由随军前来的殖民司官吏飞快地完成了。毕竟光是听音、起名,记录大体的年龄与家庭关系,1个人在1天时间内还是能记个几十上百人的。

        给番人起汉名的做法,基本都是通过澳龙语的发音来音译成汉字,并且为了控制在两字以内会有1定的缩减或删改,比如名字为“东方”的,按规范音译本应是“鲁尼特尔赫”,明人官吏则给他起名“伦哲”。那位番民还不知道自己得到了多么棒的名字。

        除了名以外,被送到鹰阳来的4社番民皆得到郑克殷的赐姓,其中狮渊塔社姓沙,卫边社姓卫,柯东社姓柯,押桃社则姓陶。

        1两百年后,沙、卫、柯、陶4姓,或许都将会是鹰阳城的大姓。

        被押去合儒的两社,阿紫塔社既然是柯东社的分支,便也同样姓柯;柴鹿塔社自然应姓柴。

        至此,扶桑番民已经至少有了耶律、宋、蓝、贝、谭、欧、林、豹、沈、列、马、柯、柴、沙、卫、陶等姓,与明人的陈、林、黄、张、吴、郑、刘、杨等等姓氏并存却又能大体分明族源。

        至此,征服青丘的第1阶段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便将是合儒、鹰阳2城用点心教化迁聚而来的番民,使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学会明人的生活方式,学会耕织,学会讲汉语,学会纲常伦理……

        但军事上的行动并不会停下,这是因为青丘营完成对6社的扫荡之后,他们仍未发现谭磨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