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礼失而求诸野 (1 / 4)

 热门推荐:
        郑安良对番人文化的熟知以及对神话故事的敏锐,使郑克殷大开眼界,并认为已有十3岁的少年以其才智足以进入殖民司文乐科做工。

        郑安良有着对番人的天然亲近,几乎可以说是必成大器。

        只可惜服丧期未过,郑安良至少还要过几个月时间才好离开郑府走动;至少还要再过两年多时间才好出仕殖民司。

        中国古代人服丧3年的习俗,实在是令郑克殷和郑安良叔侄都感到碍事,但宋明理学许多迂腐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郑克殷知道他们也不能给世人落下“不孝”的话柄。

        开宗立派的意义就在这里。

        接下来几日,郑克殷、陈梦球、谭家浪在文乐科开展工课和参详时,文乐科的汉番官吏都高度赞赏郑克殷提出的“传承碎片”的思路,陈梦球更是不禁说出“礼失而求诸野”这种恰好对上当前状况的圣贤名句。

        殖民司将嘉洲百番团结起来的合法性又再添1层。

        眼下重阳将至,合儒汉番百姓在这半个多月的采子节中大有收获,郑克殷也打算在合儒城展开1场盛大的庆典活动,也要趁机宣讲新的神话体系。

        由于合儒深处平原之上,离青丘、句芒两山都有距离,没有秋栎苑那样的完美庆典之地,宣讲新的宗教神话便还得找个新的场所。

        相比于上个月在圭谷的宣讲,郑克殷此番有了不少新的内容。

        1是将古狼神所渴求的圣贤之学加入其中——陈梦球已经明确将圣学之学定义为孔孟圣人圣与5先贤贤之学,摒除和贬斥了董、程、朱、王等异端学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