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教化番民三大项 (1 / 4)

 热门推荐:
        除了语言以外,要教化番民,还有1部分文人们高度重视的工课。

        那便是随着司长给番民宣讲统1、正港的神话体系,儒生们也应马上跟进,在番人们认识到古狼神为他们引入圣贤之学后,果真就来教他们学习圣贤之学。

        这1步,在圭谷城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蓝米道士部熟番5姓基本都会讲汉语了,并且在过去多年里或多或少其实也接受过1些儒学思想观念的熏陶。

        所以周公仁请城里书院的教书先生给番人们巡回讲课,效果不错——而且郑克殷特地指示过只讲《论语》《孟子》,坚决避开程、朱等人的任何1丁点学说!

        就连《3字经》《千字文》,都照样要避。

        1旦发现教书先生讲了程朱理学,郑克殷将会毫不留情地将其革职,换人再来。

        至于5先贤的学说,郑克殷知道对于番民来说还是艰深了些,尤其是5先贤更多的是在谈治国理政的政治哲学而非个人修养,便也不是紧迫要教之物。

        圣贤之学以外,文人儒生同样重视的诗词歌赋等汉语言文学,对于番人来说只会更加晦涩难懂,便也暂缓不教。

        尽管在圭谷进展喜人,但是这1成套举措在合儒就碰上了阻碍——毕竟合儒除了核心大绵社以外,被迁聚至开天坊的“外8社”番民大部分人都还不会讲汉语,直接用官话给他们讲《伦语》《孟子》,便会使他们仿佛在听天书1样。

        所以郑克殷给出的指示是,不如先把《论语》逐条翻译成语言平实直白的大绵部澳龙话,翻译好1条,再给文乐官们讲解1条,但不要求他们背诵——毕竟现在澳龙话尚未标准化,临时翻译的文段不值得死记硬背。

        文乐官们大体通晓《论语》,便也应分散开来,去给各里村的番民讲解,尤其是冬日来临,每夜的讲古活动便恰好适合带番民粗略地接触儒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