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我们终于可以写史了! (1 / 5)

 热门推荐:
        “夷ㄧ山舟至ㄍㄙㄝ鷹阳ㄇx。”这个例句其实还有不少玄机,比如这两天雅言论议所确定的领属结构,不使用南支澳龙语使用的名词属格,而是使用物主代词来充当词缀。

        在北支澳龙语,第3人称物主代词有1个专门的语素:ㄧi,就这么简简单单的1竖,直接便可以表达“的”的意思,比日语的のno还便利,何乐而不为呢?

        “山舟”ㄏxㄧy-xyㄌㄧ,huya-wali,则是将澳龙人对大帆船的俗称转正的结果,以区别于他们传统的蒲草筏子或者小舢板。

        至于“鹰阳”这个地名,郑克殷根据在场与会者的意见得知,番民对鹰阳城或鹰阳管辖的那1带地方有多种称呼——

        用得最多的,乃是卫边社原来的冬季营地澳莲渡ㄠㄌㄧㄣㄉyㄍ,aulintak;

        其次则是其汉语发音ㄧㄥㄧyㄥyingyang;

        用得较少但也存在的,则是1部分已经会1点汉语又非常骄傲地要给同胞们炫耀的人,将鹰阳意译成了ㄙㄧㄌㄧㄙㄇㄝㄣsirismen——这是由ㄙㄧㄌㄧㄙsiris“鹰”和ㄏㄧㄙㄇㄝㄣhismen“太阳”组合而成的词。

        地名的书写允许不同的发音,也再1次显示出了汉字书写的优越性。

        而且,让不懂澳龙语的明人只看汉字,提取出“夷、山舟、至、鹰阳”出来,也基本可以把这句话的意思猜个十之78!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