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咱大孙有大智慧 (2 / 10)

 热门推荐:
        关于粮食借贷这一块,从说借开始,&nbp;&nbp;就没想着还过,&nbp;&nbp;不仅仅是有借无还,&nbp;&nbp;他还要将那些黑心商会,&nbp;&nbp;一个个全都给整垮了。

        群英商会在大明这般年,依靠着雪花盐的暴利,对于商业行当上的一些顶尖商会,也是极为熟悉,更是知道对方的大概底细。

        说句不好听的,基本上在明初二十五年,&nbp;&nbp;能够成立大规模的商会,一个个心黑得很,更是与朝中大臣,勋贵武将相互勾结。

        像是洪武十八年的国恒案,&nbp;&nbp;就是一个缩影。

        此案牵连大明的十二个布政司,&nbp;&nbp;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总计一共损失折粮两千四百万石。

        然而实际上的损失,&nbp;&nbp;远远不止这些,&nbp;&nbp;追回的部分是在官吏这里,还有粮商的部分,&nbp;&nbp;难以追回。

        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大的,小的更多,贪污总是难以避免的,只是看事情的大小来说。

        群英商会也经营粮食的生意,&nbp;&nbp;对于一些大粮商都是非常熟悉。

        就这光景吧,若是想要做大做强,&nbp;&nbp;免不了一些黑心手段,关键的点,就看是黑在哪里了。

        群英商会这边的粮食生意,基本上都是多收少卖,用雪花盐的利润来填补空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