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国士 >

第十九章 杜廪生的主意 (2 / 6)

 热门推荐:
        杜廪生听孙元说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显得很是热情。又听他说以前从来没有学过八股文写作,害怕进考场之后交白卷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道,八股文写作说起来难,其实也简单。只要格式对了,明晓经义,提笔就有。

        听他这么说,孙元皱了一下眉头,八股文格式自己也知道。说起经义,读大学时也下工夫研究过,不算陌生。可真提起笔写文章,又要用文言文,却不是那么容易。

        孙元的顾虑杜廪生如何不知道,毕竟他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

        忍不住冷笑一声,一脸的傲气:“不过是一场县试而已,又有什么了不起。等到你进了考场就会发现,其中五六十岁的老童生不乏其人,甚至六七岁的孩童也有。六七岁的孩童也不过刚发蒙几年,估计也刚刚将四书五经背全,会写什么文章?所以,你也不用担心,尽管去考就是了。不会写……抄就是了。俗话不是说得好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说着话,就将一本朱熹的《四书注》和几本《时文集》扔在孙元面前。说,按照科举制度,考官的出题范围都在朱子注解的四书之中,这本书你大约也是读过的,熟悉一下经义就可以了。

        至于八股文写作,把这四本集子背熟,进考场之后,根据题目,按照格式,从集子里摘些适当的句子,改头换面,东拼一句西凑一段,一篇文章不就做成了?

        “这样也可以?”孙元瞠目结舌。

        杜秀才哼了一声:“县试不过是考你的基础是否牢固,只要格式对了,经义不出大的岔子,多半都会过关。反正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又没有学政巡阅,知县说你作得好,你就能过关。正规的科举考,得从府试开始。”

        “原来这样啊!”孙元恍然大悟,偷偷松了一口气。如果真如杜廪生说得这样,县试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