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地师 >

365 以战养战 (1 / 5)

 热门推荐:
        以战养战。

        这是此前苏昊与李贽讨论起出兵草原的话题时,李贽给他的建议。

        鞑靼人入侵大明,靠的就是以战养战的法子。他们一路打,一路劫掠,所以打仗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负担,甚至可以说是机会。

        明军也不是没有过出兵草原进行反击的时候,但每一次都是劳民伤财,鞑靼军只要远远避开,明军坚持不了多久就只能撤回,原因就在于财力上无法支撑。

        到边关之后,苏昊与李贽多次探讨关于大明边防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一味地凭借边墙防守,人力和财力的消耗巨大,最终会导致整个国家都被拖累进去。

        要进攻,就必须解决战争经费的问题,李贽提出的方案就是四个字:以战养战。

        “可是,那些朝中重臣们反对出兵,理由不仅仅是财力这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道义方面的考虑吧?”苏昊向李贽求证道。

        李贽笑道:“改之说的道义,是指什么呢?”

        “就是所谓圣贤之道啊,不是说无故兴兵,有违圣贤之道吗?”苏昊说道。他和朝臣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平时听李贽、陈道等人跟他讲朝堂上的事情,也多少知道了一些。在明代,圣贤之道这种说法是非常有市场的,一个人要攻击自己的政敌,最好的武器就是圣贤之道。程栋写檄文批判苏昊,其中也有大量指责他不守圣贤之道的文字,不守圣贤之道,基本上就相当于读书人中的败类,属于人尽可诛之徒。

        大明的国力,在当年不仅可以称雄亚洲,甚至放眼全球,也没有可以匹敌的国家。然而。大明非但没有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对于周边的小邦小国都是客客气气,除非别人打到头上来,否则绝对不会主动去欺负对方。对于这种作为,苏昊看到的解释就是圣贤之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