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迷地的天文 (3 / 5)

 热门推荐:
        别的不说,光是星图运行了上千年,如今六颗行星的星图位置,和林的观察实际结果居然是相差无几,就知道千年之前的天文学成就是多么使人赞叹。然后就是千年的不长进……跟某个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毛病差不多。

        林也曾经想要研究那幅星图的运行原理。可是实际考察的结果,只有确定了星图背后的魔法原理之复杂,是一时片刻间理不清的。

        再加上有大半的能量通道终点,是往这幅星图的位置处集中,也让林不敢贸然改动或截停这里的能量供给。除了当初改建魔法塔时,在搞不清楚状况时,就来个全塔大停电后,意外发现这幅星图还能继续运转,从不知名处取得能量供应。

        种种奇妙之处,让林决定保留这幅星图,维持其原本的样貌,以作为未来研究与对照之用。当然之后的魔法塔改造动作,也都绕过星图的能量供应,保持其运行的连续性。

        附带一提的是,六星连珠的现象,将在这一两年内发生。也就是六颗行星连成一条线。这种情形,在地球的古代,总会成为某种天文示警;以至于在近代,也成为家们大书特书的题材。

        不过在地球时,林也只有在公元2000年遇到一回七星连珠。不知道台湾政坛变天算不算得上影响。除此之外,也没啥毛事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星轨道并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略有角度的偏差,要三维空间中完整连成一直线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来就是计算的部分。大费周章整出异界版计算机,就是为了简化计算的过程。想想美国naa在引进ib的计算机之前,可是养了整整一个团队的计算人员。而迷地世界的数学人才可用简单两个字来形容:没有。连乘法都不存在的世界,能指望什么东西。

        而要用计算机做计算,其实并不复杂,但困难的地方在于浮点数的准确率。最原始的计算机,在小数点方面的误差可是输给手算的。这是受限于资料结构,和数值正规化的因素。

        这方面的程序改进,就是用阵列的方式处理。在穿越之前,各种程序语言都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发展与范例,但是那些都是以二进位为基础……

        在迷地世界,以八种魔法权能为基础的八进位制计算机,针对相关理论都必须要有相对应的转换。这又让某人死掉一堆脑细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