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 衙内做派 (3 / 4)

 热门推荐:
        因为以前的白米望龙两乡,本来就没有这么多的耕地,在小水利兴起之后,耕地面积也就有了相应的,长足的增长。

        等到那些小水利工程开始失修失效,依托于这些水利工程而增加的田地,就会面临水旱灾情。

        等到周至将这些都在饭桌上跟大家分析清楚了,老爸才知道,原来白米乡的情况现在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刘大川是第一次来周家,虽然早就听紫苑说过这小表弟的各种神奇,甚至自己就是周至占卜的主角,但也没有亲自听周至结合国家的历史,夹川地方水利史,历年的流变,重要性和利弊分析,失修的原因分析,要整修的话难点在哪里,县里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乡里组织上的各种因素分析了一大通。

        而周至的老爸一边喝汤吃萝卜,一边微微地点头。

        其实现在周至这样的做派,就是古代很多官员子弟,俗称“衙内”的做派。

        因为《水浒传》等原因,衙内这个词儿历来就不是好词,但是如高衙内那样坑爹的衙内必定是少数。

        更多的子弟,却是从小就在父兄指导下苦读,小小年纪就开始“观政”,长大后中举之前就在衙前奔走充作书办、幕僚经历实务。

        周至相信一点,就业面越狭窄的时候,内卷就越厉害。

        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上层建筑,是不以后人的胡说八道为转移的。

        周至并不认为自己是衙内,老爸就一个县局的局长,目前有上调市局做副局长的风声,但是放在古代,从行政级别来说虽然已经可以属于“官僚”,但从职务来讲依旧属于“吏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