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学风 (3 / 4)

 热门推荐:
        这事儿得看怎么论,说得好听,可以叫“补注”,可要是说得不好听,那就是指出师门的错误,甚至有倒打山门,欺师灭祖的嫌疑。

        “这个问题不大,师爷爷还非常鼓励我引入新的研究工具进行训诂,说利用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增补传统训诂学,必然会成为将来的一个大方向。”周至说道:“而且的确已经能够看到效果了。”

        “要说问题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我们这一门的老问题,师爷爷对曾师祖的遗稿是否出版更加谨慎了。”

        “嗯……”老爸之前就听周至说过,辜氏一门,甚至在辜氏之前,这一门“捂学问”的功夫就已经登峰造极了,总觉得自己的方向不够准确,论据不够充分,方法论不够完美,总之研究孜孜不倦,发表敬谢不敏。

        换到今天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关于这个问题嘛,咱们再研究研究。”

        “要说你们这一门可也真是奇怪哈?”老妈现在不担心周至的学习了,却觉得周至这一门的风气真是有点神经:“怎么养出来的这毛病啊?”

        “我也不知道,估计……是和文字狱有关系吧。”

        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而小学,后来也成为文字学的别称。

        而大学,老早就讲得很清楚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