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在墓前 (2 / 3)

 热门推荐:
        “因为您之前说过,一部交响曲应是一个世界,而一个人艺术生涯中创作的所有交响曲,则是他在短暂人生中为世界留下的一部‘灵魂放逐史’或‘精神流浪史’…我想写出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灵魂放逐史’或‘精神流浪史’,以您留下的那个乐章作为最开始的启示。”

        “一个好消息。您当时反复纠结应该以什么素材作为贯穿全曲的核心,我或许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您末乐章最后‘圣咏动机’的前两个音,构成四度下行关系的、i。”

        “正如您的教导,音乐灵感的最基本单元——动机,应该是简洁的、鲜明的、可塑的,而结构是否宏伟,逻辑是否严密,音响效果是否震撼人心,取决于作曲者如何使用,如何发展它我已决定将这个四度音程作为贯穿四个乐章的核心逻辑,并命名为‘呼吸动机’,——i——,从高到低,像人先吸气后呼气,是不是很简洁又形象?”

        范宁将一大束色彩缤纷的鲜花放于墓前,然后长长地张开双臂,伸展身体,仰头看向橡树在阳光下金灿灿的枝叶,澄澈的露珠在其间一闪一晃地跳跃。

        微风吹着脸庞,灌进胸襟。

        光线刺入眼皮,点燃了某些昏昏欲睡的隐秘启示。

        如同毛玻璃般的薄膜碎裂,脑海中积累多日的灵感具象而出,某些难以言说的情绪或画面,现在成为了更具体更清晰的音乐语言。

        “若要在终章展示‘巨人动机’和‘魔鬼动机’的冲突,又要让它们在象征净化和神性的‘圣咏动机’中消弭,我应该贯彻安东老师这种哲思的隐喻,应该提前作出长布局的铺垫和渗透”

        “象征净化和神性的动机,必然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我要从乐曲一开始就让它得到暗示但这种暗示不应咄咄逼人,而是润物无声的铺展,它的初印象甚至让人觉得美好,但随着力量的缓慢累积,听众逐渐发现其不可逆转的一面,最终铺天盖地压制而来它赏心悦目的外表下是令人敬畏的力量,就像,世界,或大自然的意志”

        在和煦的晨光里,在清冷的微风间,在坟墓和鲜花前

        一袭黑礼服的少年,从衣中取出了一根通体乌黑的指挥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