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 意外之喜 (1 / 7)

 热门推荐:
        六部尚书现在没办法淡定了,因为奏折里的那些事情,显然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大明的最高学府,虽然也会有着一些关系户,但是谁都知道国子监里的学子就是大明朝的精英。也可以说,那你就是官员的后备基地,是文官集团源源不断造血的来源。

        在元朝的时候,大部分的汉人很难成为高官,元朝的官员升迁体系,也确实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洪武皇帝之所以建造国子监,也确实就是因为需要有着更多的官员来管理地方,大明朝也确实需要他们的官员体系。

        科举制度确实是无比重要的,这就是文官系统最重要的倚仗。而国子监,就代表着科举制度最为精英的一票学子。

        可是现在倒好,国子监祭酒在监内妄议国政,居然还有很多的学子跟着符合。

        国子监本来该是勤学的地方,要知道在洪武皇帝初期,国子监的学子们学业压力很大,他们需要面临无休止的考试,需要不断的考核。体罚之类的是家常便饭,有些学生因为压力过大选择轻生,这也不是一件两件。

        很多的官员都知道这些事情,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国子监就应该是这样,这里的学子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就应该为了下场考试而准备,就应该为了随时可能入仕而努力。

        可是现在倒好,国子监居然变成了鸿儒高谈阔论之所,应该教书育人的地方,居然涌入了很多的清谈之人。

        大家都会欢迎饱学之士去国子监任教,也欢迎一些有学识的人去切磋学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