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自己人(三) (3 / 3)

 热门推荐:
        中小国家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最好的榜样莫过于以色列和瑞典,但这两个国家和伊拉克都不一样。以色列有着来自美国的强大技术支持,犹太社团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以色列在美国采购设备和技术几乎不受什么限制,这对伊拉克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瑞典和伊拉克也很不一样,瑞典毕竟是欧洲历史上的大国之一,它的工业基础比较完备而且历史悠久。早在1913年,瑞典空军就建立了首个飞机生产车间;1930年,霍尔姆航空发动机公司成立;而1931年,专门的飞机生产公司asja就建立了。到了1937年,博福斯公司和埃洛克乔福斯公司联合成立了著名的萨伯飞机公司(saab)。1940年,萨伯开始独立生产研制saab17型侦察/轰炸机……

        可以说,一直以来,瑞典的航空工业都是完备而整齐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术来源,德国、英国、美国都曾经是它的合作伙伴。它的航空工业水平和历史甚至在中国之上。所以对于这么一个科技发达,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伊拉克根本没有可比性。

        会议进入第二个议题后便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大部分与会专家建议伊拉克走类似于后来韩国航空业所走的道路,也就是集中精力发展几家比较好的工业加工企业,开始帮助海外大公司进行转包和加工零件的业务,在这些业务中锻炼技术队伍和提升工业水平。然后再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些小飞机的研制和生产,到5到10年之后,等国内的航空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再与人合作研制教练机或者战斗机,最好是参与到国家间联合研制项目中来。

        刘明看了这些言论后有些不满,虽然专家们说的比较客观,但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突然间,刘明发现了一份与前面的结论完全不同的研究报告,并且很符合他心中的想法。

        这份报告指出,由于伊拉克的工业基础较差,因此短期内建成完备的高水平航空产业是不可能的,但经过努力,还是能有所建树。报告中提出了三点,第一是伊拉克应该在几个比较重要的项目上,引进或购买几项相对简单但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通过研究它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比如雷达、发动机、机载操纵系统等。

        吃透了这些技术后,就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这些技术作为技术核心来研制属于自己的下一代较为先进的设备,在这其中要以伊拉克为主,可以适当的引入外来技术。除了这几项以外,其余的可以借助国际分工,从国外购买成熟器件,在机会成熟后再实行国产化。

        第二是可以考虑加工或代工一些比较先进的商用飞机部件,借此提高伊拉克的工艺生产水平,并学习西方航空工业的规范和标准,锻炼一支有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团队。

        第三就是可以参与一些西方国家先进的项目研发,既锻炼了自己的科技队伍,开阔了眼界,又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找准方向和提供技术储备。

        刘明看了这份报告,虽然报告中没有具体的措施,但也让刘明对伊拉克航空工业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他不由的对写报告的人有了几分好奇,认真的看了一眼报告上的名字,他吃了一惊:原来是这个人!跳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1笔趣阁;https://www.shoubanjia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