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挥师北伐 第八章 计破鬼头军 (2 / 5)

 热门推荐:
        素清接着说了句:“皇上请下旨!”

        咸嘉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出兵!”

        素清应道:“臣领旨!”而后转向城下说道:“众将听令!全军向北,兵发大兴城!”

        城下众军士齐声高呼道:“得令!”

        随之,三十万人马的大津军终于迈步走向了北伐的战场!

        六月初的江南已近酷暑,好在北境则气候凉爽,南边的士卒过了江,并无过多不适,北伐之初的战事也如同素清之前的预料,申国将主力收缩在了幽州一线,因此,北境除北直隶外,各省皆由原大津朝的降将们,领着些战场上归集而来的散兵游勇守卫着。这些人或军无战心,或早就盼着王师的到来。因此,素清的三路人马都进展顺利,很快便拿下了西边的洛邑,中路的新郑,还有东线的连川港。而从蜀中小道进击的程仲兴也轻装简从,一路杀到了长安城外,北伐之战看似一帆风顺!

        然而,在南朝将士们欢欣鼓舞的神情背后,是玄素清对于杜恺的忧心与忐忑。

        两军对峙在幽州一线,宋金德看上去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南北交战已有半月,看上去申国丢城失地,但实际军力丝毫未损,战略要冲也全然在手,反倒是对面的玄素清分明是中了诱敌深入之计,三十万人马半月奔袭,如今立足未稳就要面对当面强敌。

        可眼下,宋金德还不急着动手,他在等连川港里杜恺的军粮,多年的战乱导致南北阻隔,少了南方漕运的输血,北方眼看就要闹粮荒了,如今,南方突然运来了几十万人马的粮草,这怎么能让申国上下宁神安睡?有了这批粮草,孙望庭的西原城很快便是囊中之物。所以,当初吉克哈问苏哈昌如何荡平东线敌军时,宋金德生怕世子说出“趁敌军立足未稳,立即发起冲击”之类的话。苏哈昌本来就对申国上下那股子腥膻之气很不顺眼,所以自立了世子之后便只以征战为乐,咋一下子,他哪里懂得这长久之计、治国之道啊!可是,让宋金德生气的是,事后世子竟然也没有来询问他这“缓攻”之中的用意,看来,苏哈昌还是从心里瞧不起他。不过,这倒也无妨,多年相处下来,宋金德明白苏哈昌是个表面上冰冷,内心里柔软的人。自己的这些“好处”他是肯定会记住的,就是将来吉克哈传位给了苏哈昌,也少不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东边连川港的大船还没靠岸,宋金德打起了近在咫尺的新郑城的主意。毕竟半月之间失地无数,申国军士的脸上渐有消沉之色,宋金德决定可以趁着当面的玄素清立足未稳的时候,狠狠敲打下大津军,若能大胜,一战打怕大津军,接下来连川港的交战之时,谅他们也不敢轻易驰援。于是宋金德遣人到新郑城外探查了一番后,不想结果让他不禁喜上眉梢。

        玄素清中路的十五万人马,主力十万人驻于新郑城内,而后在城外北面分出东、西两座大营,东大营两万人,西大营三万人,两营与身后的新郑城三足鼎立互为掎角。如此严密的防备,别人束手无策,可就难不倒宋金德,他想到了从大兴城里带来的三千人的鬼头军,这鬼头军可是在大兴城外,轻松干掉了张齐元两万人马,更重要的是,鬼头军的战法,给敌军心理上造成的恐惧感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