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明风流 >

第767章 紧锣密鼓 (3 / 5)

 热门推荐:
        其次,市舶司衙门拥有独立的制定税收政策的权力。当然仅限于市舶贸易的税收之权。也就是说,张延龄可以制定海外贸易的税额收取的比例,可以制定管理海贸船只商行乃至番国来朝商贾的条例。只需奏请皇上批准,而无需通过其他人的同意。

        最后一个极大的权力便是,市舶司将拥有一支水军。从团营之中调选一批水军,组成一卫六千五百人的水军。他们是用来维持市舶贸易的正常进行,开拓航道,保护贸易路线的。

        市舶司何曾拥有这么大的权力?本来是个不被看重的偏门衙门,被张延龄这么一弄,顿时显得权势显赫了起来。

        自然议论也是不少,但是人家一两银子不向朝廷要,全部自筹银两。造船养兵等等事务都不让朝廷出半点力,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但如此,张延龄上缴近三十万亩田契给朝廷,发动勋戚之家退田归民的行动也是引发了朝野的震动。本来退田这种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勋贵们主动的,这帮人的德行谁人不知?但是张延龄却做到了。

        相较于刘瑾之前的大张旗鼓的清屯收税,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一地鸡毛的改革而言,张延龄闷声不响,谈笑间便完成了这件事。

        勋贵退田,这就好比敲响了警钟,让兼并之风盛行的大明朝的上上下下人等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黑幕一旦撕开了一道口子,光便透了进来。而且撕碎的是最厚重的那一片地方。

        虽然未必便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众人都开始上缴田产。但起码从现在开始,再无官员勋臣和皇亲敢向朝廷讨要土地了。

        种种事情,一桩又一桩,好似滚滚雷声在大明朝的天空轰鸣。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惊,同时也意识到事情似乎正在朝着一个从未期待过的方向变化着。

        百姓们议论纷纷,大明朝护国公的名字又一次成为了街头巷尾提及频率最好的名字。

        在一片议论纷纷之中,张延龄却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下一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