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围观老外 (2 / 4)

 热门推荐:
        就在围观群众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时,老外竟然也对那个年轻人挥了挥手,“回骂”了一句笨猪,然后叽里呱啦骂了一大堆。围观群众群众除了笨猪,也不知道老外骂了些什么,但他们相信肯定骂得很难听,你看那个老外激动得。

        不少围观群众对“骂人”的老外也直摇头,人家小年轻就骂了句笨猪,你不理就是了,竟然叽哩哇啦骂这么一大堆,你都多大年纪了,竟然跟一个小青年对骂,至于嘛?

        许望秋并不知道围观群众脑洞大开,正等着看自己跟老外是不是会打起来。他对法语的了解仅限于“笨猪”和“傻驴”等有限的几个单词,其他的听不懂,见老外满脸激动,对着自己叽里呱啦说不停,便用英语道:“抱歉,我法语单词掌握有限,你会英语吗?”

        那个老外听到许望秋不会法语有些失望,但听到许望秋会英语,又有些高兴。他到中国两天了,除了翻译,其他中国人大都以看猩猩的状态看他。他试图跟其他人进行一些交流,但大部分人都是回避态度。

        昨天他问翻译,家里有些什么人?结果翻译告诉他,必须向上级汇报后才能回答。他简直无法理解,家里有什么人又不是机密,为什么需要汇报?他感觉自己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现在有人主动交流,他自然不愿意错过:“是的,我会说英语。”

        许望秋笑着问道:“你是到中国来旅游的吧?”

        那法国人打量着许望秋,十六七的年轻人,穿得要比周围人要好些,他看自己的眼光是正常的,而且是友好的。这让老外特别高兴,终于遇到一个把自己当人,而不是大猩猩的了,用英语回道:“是的,你英语说得很棒,请你们是什么人?”

        许望秋看看苏白和身边的几位同学,自我介绍道:“我们是北平电影学院的学生,学校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学,我们出来逛逛。我叫许望秋,你呢,是做什么的?”

        “我叫皮尔-卡丹,是个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笑了笑,怕许望秋不懂什么叫服装设计,解释道,“就是专门设计服装款式的。两年前,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有一幅手工编织的挂毯《万里长城》令我心驰神往,我就买了下来。这幅挂毯勾起了我对中国的兴趣,就想亲自到中国来看看。不过中国的签证特别难申请,我申请了将近两年,再加上朋友帮忙,才终于来到中国。”

        这个时代,西方称苏联为“铁幕”,称中国为“竹幕”。1978年国家开始改革,国门打开,但实际上只开启了一条缝,不是外国人想来就能来的,有名额限制和一套内控条例。在签证时,对入境的外国人卡得很严,记者就不让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