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谈合作 (2 / 3)

 热门推荐:
        许望秋笑着道:“这没关系,等你忙完邵氏的片子再跟我们合作就是了。在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好好打磨《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剧本。这两部电影投资巨大,而且你又是第一个回内地拍摄的非佐派导演,必须要一炮打响才行。”

        李汉祥神情严肃地点头:“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这都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战争,我会竭尽全力把这两部戏拍好的。”他想起许望秋也是导演,而且水平极高,就道:“我约请老剧作家杨村彬先生写了一稿《垂帘听政》的剧本,你有兴趣看看吗?”

        许望秋师父苏振声跟杨村彬合作过,拍过杨村彬的剧本,他听到《垂帘听政》的剧本是杨村彬写的,就道:“当然,我正好欣赏欣赏杨前辈的新作。”

        李汉祥起身到书房将《垂帘听政》的剧本取出来,递给了许望秋,想听听他的看法。

        许望秋接过剧本慢慢翻看着,杨村彬的剧本从慈禧入宫写起,一直讲到她垂帘听政。由于要讲的人物和事件多,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在讲,但都没有讲透,显得流于表面。

        看完剧本后,许望秋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建议一定要分成两部来拍。他认为清政府跟西方列强的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战争,是存在代差的,败得特别惨,新中国成立后咬着牙搞工业化,就是因为历史的教训太惨痛;既然要拍这段历史,应该尝试着把根源性的东西拍出来。

        李汉祥特别同意许望秋的观点,八里桥之战清军总兵力5到6万人,英法联军总兵力1万人;结果清军伤亡1200人,而英军仅2人死亡,29人受伤,法军损失3人死亡18人受伤,简直是单方面的屠杀,这就是两个时代的决战。只要资金充裕,他一定会把好好拍出来,让大家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一直聊到下午六点,许望秋不得不按住话头,才起身告辞。李汉祥对许望秋的想法和见识极为欣赏,坚决不让他们走,要请他们吃饭。许敦楽表示晚上夏梦设宴招待《猎鹰》剧组,许望秋肯定不能缺席。李汉祥一脸遗憾地表示,等许望秋忙完《猎鹰》的宣传,一定要跟她好好聊聊。

        从李汉祥家出来,许望秋感觉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李汉祥是这个时代香江有名的大导演,在香江、台弯,以及东南亚地区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有他带头跟出口公司合作,再加上出口公司的政策,自己的计划就可以完美的展开。

        由于时间已经比较晚,又要去参加银都搞的接风宴。许顿楽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镛记酒家。许望秋上车后,看着窗外的行人,思考着自己的计划。

        汽车开了一阵,许敦楽突然问道:“望秋,你什么时候公布出口公司的那个政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