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反响 (2 / 3)

 热门推荐: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电影大部分内容都是回忆,而人物在回忆的时候始终伴有呼吸声,有时候是若有若无的,有时候是急促的,有时候还会伴哭声或者抽泣声。也就是说,整个回忆部分电影始终存在画内的心理空间,以及画外的现实空间。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带给了观众非常独特的感受。

        意大利记者们相信明天全球无数媒体都会嘲笑威尼斯电影节,嘲笑电影节组委会有眼无珠,为了胡金铨一部很普通的电影而放弃这样一部杰作。他们也忍不住在心里埋怨,组委会的眼睛得多瞎啊,怎么会让这样的电影退出电影节呢?

        直到灯光亮起,屏幕彻底消失,现场掌声依然如暴风骤雨般响着。尽管《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讲的是中日两国的故事,但现场观众却有很深的感触,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观众。他们经历了二战,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他们当初跟东瀛人一样满怀激情支持战争,但最终得到的却是无尽的伤痛和苦难;他们对电影中人物的遭遇和不幸有切身的体会,为人物的不幸难过,也他们最后走出苦难,积极面对生活而高兴。

        迎着如潮掌声,许望秋和剧组成员走上了舞台。他们在银幕正前方站成一排,向到场嘉宾和观众深深地鞠躬,向到场嘉宾和观众表示感谢。而观众们看着眼前弯腰鞠躬的剧组成员,更是激动得无法自已,用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回应。

        许望秋带领着剧组成员连续谢幕五次次,依旧没有浇灭观众的热情。他们用掌声、尖叫声、口哨声宣泄着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直到工作人员让许望秋他们去发布会大厅,参加电影的发布会,掌声才缓缓停止。

        记者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同时也对电影充满了好奇。首映结束后,他们如同归巢的蜂群,全都挤进了发布会现场,等着向许望秋他们提问。

        许望秋是剧组名气最大的,而且刚刚发布了电影宣言,记者们有很多问题想问。在提问阶段,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冲着许望秋去的,即使向其他人提问,问的问题也都跟许望秋有关,比如跟许望秋合作什么感受之类的。

        发布会整体氛围是轻松的,但也有带刺的问题,主要是来自于意大利记者和弯弯记者,而这些问题也都是冲着许望秋来的。不过许望秋在电影圈摸爬滚打多年,遇到过各种带刺和刁难的问题,眼前这些问题根本不算什么,谈笑间轻松化解了。

        意大利《新闻报》记者见同伴没有难住许望秋,满上又抛出一个问题:“许望秋导演,前几天你们发表了电影宣言,其中有一条是,反对间离效应,反对任何将观众从的沉浸感中拉拽出来的行为。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就存在这个问题,况易山和松波回忆的时候,观众本来进入了他们的世界,可是你却在背景中加入了他们的呼吸声,哭泣声,就是在告诉观众,现在是在他们的回忆中,而不是现实世界。这就有间离的效果,把观众从沉浸感中拉拽出来了。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许望秋淡淡一笑:“《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在去年暑期就已经制作完成,宣言是在今年年初制定的。我们制定了十条规则,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铁律,不是每条都必须遵守。这样就太教条了。有时候为了更好的表现,或者获得更好的效果,是可以打破规则的。我也不认为加入呼吸声、哭泣声就会让观众出戏,我觉得这个跟音乐是一样的,在回忆的时候加音乐会出戏吗?非但不会,反而能渲染气氛,让观众获得更强的代入感。加入呼吸和哭声也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