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赛博朋克 (2 / 4)

 热门推荐:
        在这几年中,几乎所有的文学刊物和科学报刊都争相发表科幻作品,几乎所有的科技类出版社对科幻的出版都是敞开大门的。中国出版界很快形成了科幻出版“四大重镇”:北平、魔都、四川和黑龙江,集中地同步展现着中国原创科幻的水准。

        不过这一切在1983年戛然而止,在1983年的“清污运动”中,科幻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上面批评科幻“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极少数科幻,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一时间,所有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已经试刊成功的《中国科幻报》,申请刊号的报告再也没有下文。1983年,《科幻海洋》和《科学文艺译丛》相继停刊;1984和1986年,《科学时代》和《智慧树》先后停刊。一时间中国科幻万马齐喑,科幻杂志仅存《科学文艺》一家。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

        为了生存,《科幻文艺》在80年代末被迫改名为《奇想》,直到1991年才改名为《科幻世界》。也就在这一年,《科幻世界》在蓉城成功召开影响力极大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中国科幻从此开始复苏。

        许望秋相信如果不是清污运动,如果不是中国科幻被扼杀,倪匡不可能像后来那么火,因为这个时期中国科幻作家的水准相当不错。

        拿叶永烈来说,1977年,叶永烈在《少年科学》上发表了《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故事讲在珠穆朗玛峰北坳的某处悬崖上发现了一窝恐龙蛋,基本已成化石,但其中有一枚蛋被松脂裹住,并未石化,而保持其中软性组织的完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胚胎竟然还有活性,于是想方设法,去掉松脂,将蛋孵化,孵出一只恐龙。

        叶永烈这篇发表后不久遭到了猛烈批评,有考古学家站出来指责说,恐龙蛋是7000多万年前的产物,早已高度钙化,失去了所有的生命特征,怎么可能孵化出恐龙来?叶永烈在报纸上进行回击。两人的论战很快受到关注,并扩展为科幻姓“科”还是姓“文”的大论战。并直接导致在1983年的清污运动中,科幻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十多年后,叶永烈在美国观看《侏罗纪公园》,并写下文章《雪夜观恐龙》。虽然他没有提自己的,但心情是复杂的。因为《侏罗纪公园》是根据迈克尔-克莱顿1990年出版的同名科幻改编而成,《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手法同样是根据恐龙蛋中的活性物质来实现的。

        两篇同样描写恐龙复活的,一本名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一本受到批评,从此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许望秋觉得要是跟林匡比武侠,或者其他的,自己可能比不过。但科幻拼的是脑洞,就是十个林匡也没法和他比。不管把刘慈欣的《三体》搬出来,还是《全频段阻塞干扰》这样的短篇扩充成长篇,都可以轻松将林匡捶成渣。

        只是考虑到中国科幻在未来就刘慈新、何夕他们几颗种子,要被自己提前挖了,那中国科幻就真的没有希望了。作为科幻爱好者,这种事许望秋肯定做不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