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会审 (2 / 3)

 热门推荐:
        见窦文博提出了一个缓兵之计,山西司郎中、胡士相的同年董文才立刻附和道:“部堂,窦大人此言甚是,十三司会审兴师动众,理当请旨施行1

        见一众司官们又有转向的可能,陆梦龙出列道:“部堂,诸位大人,今年以来,奏章奉入大内,十之八/九皆留中,若今日刑部请旨会审,此事寝矣。”

        陆梦龙的意思很明确,万历皇帝现在怠政,奏疏送上去,基本就没回音了,所以,刑部要是上折子请求允许十三司会审的话,那折子一递,就等于无限期搁置了。

        张问达正等着有人驳斥上疏请旨的建议呢,陆梦龙这么一说,立刻同意道:“陆主事所言甚是,事事都要请旨的话,朝廷设百官僚属是干什么的呢?”

        说罢,张问达不再征询司官们的意见,直接拍板道:“不用再讨论了,今天刑部所有事情都放下,共同会审钦犯张差,务必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1

        张问达现在是右侍郎兼代刑部尚书,而刑部目前又没左侍郎,所以,张问达的决定就是命令,在场的司官和主事们便只能一致恭声应道:“下官等谨遵堂令······”

        张问达离开后,刑部大堂重新进行了布置,别的不说,至少要摆上十三张公案,好让司官们能有个审案的样子,同时,还要多摆些椅子,让主事们也能一并听案。

        只是,这边椅子案几刚刚放好,内心很不舒服的董文才便鸡蛋里挑骨头道:“本官记得,王主事的审讯记录中提及马三爷、李外父等一干人证,是不是该预先抓捕归案呢1

        一样心气不平的窦文博立刻接话道:“抓这些钦犯,怕还是要请旨啊1

        司官们手上都有许多事,本就不愿意组织什么十三司会审来浪费时间,所以一听到有机会拖延审理,便一个个附和起来:“说的有道理,此事还是请旨由锦衣卫抓拿为好1

        边上的陆梦龙一听,气就不打一处出,所以当即站出来反对道:“各位大人,刑部堂堂法司,连抓几个同案犯,都要请旨,今后刑部的人走出去,岂不是被其他各部耻笑吗?”

        众位司官当即默然了,是的,甩锅也没这么甩的,真要是因此让刑部的权威和职权受到损失的话,在场的人的职业记录都会很难看,只怕接下来别说前途堪忧了,就是那些刑部的胥吏都不会再俯首帖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