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2 / 3)

 热门推荐:
        魏忠贤说,皇爷您让吏部去查崔呈秀,按时间来算,这吏部的人还没出京呢,怎么赵南星就附和高攀龙的意见了,这里面是不是有问题啊,是不是高赵联合起来糊弄您呢。

        天启皇帝一听,也觉察出问题来了,是的,不管是高攀龙和赵南星事先有过商量,还是两人有默契彼此没打招呼就呼应了,这都对皇权不是什么好事,有愚弄和架空自己的危险,所以,天启帝便改变了主意,撤回了罢免崔呈秀的旨意,也不让受赵南星控制的吏部再去查崔呈秀是不是贪赃枉法了。

        高攀龙放了个哑炮自然是不甘心的,便伺机再做进攻,当年十月份,按规矩,天启帝要亲自拜祭太庙,但这件事让主持仪式的大学士魏广微搞砸了,于是,东林党人一合计,得,在崔呈秀身上跌倒,就在魏广微身上找回来吧。

        因此,大家一窝蜂的开始发起了对魏广微的攻击。

        魏广微没办法,只好上疏自辩,但东林党还是不放过他,这不,十月十一日,福建道御史李应升对魏广微的自辩狠狠砸了一家伙。

        本来魏广微的自辩也还算讲得有点儿道理,一是说自己“罪止失仪”,根本没到“不拜正朔”的程度;二是说言官有“风闻生事”的恶习,让人不能自安。

        但李应昇却指出:“如果是行礼中动作出错,那才是‘失仪’,而魏广微是误了典礼。按照《大明律》,失误朝贺,应笞四十;失误祭享,应笞一百。魏大人应该领哪一条呢?”

        至于说到言官,李应昇认为:“国家设言官,称为耳目近臣。所言若涉及天子,则天子改容以听;所言涉及大政,则宰相闭门待罪。魏广微之父曾为言官,公正发愤,敢直言,因得罪阉臣而去职,美名传诵至今。魏广微为何不思其父?至此,广微应退读父书,保其家声,勿再与言官为难。如此可上对神明,下对士林,异日九泉之下亦不至愧见其父1

        好家伙,这跟赵南星对魏广微的评价几乎没什么区别,让魏广微脸上生疼。

        魏广微很想与马上就跟东林撕破脸皮,但又觉得还没到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