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回宫 (2 / 3)

 热门推荐:
        李谙应道:“是,奴婢稍后就让司礼监跟礼部打招呼······”

        在抬與上又坐了几分钟后,朱由崧幽幽的说道:“李伴伴,既然要跟礼部打招呼册封外戚,就把皇后的长兄黄九鼎也算上吧,且一并封了头等子爵;至于皇后的二哥黄金鼎以及贤妃(仲氏)、惠妃(梁氏)、淑妃(白氏)、宜妃(邢氏)的父、兄、弟也让礼部减等册封。”

        李谙偷眼看了看朱由崧的表情,再次应道:“是,奴婢稍后就让司礼监跟礼部一并谈了。”

        “还有,告诉兵部,世职转为爵位后,卫所职(务)、爵(位)分离,各卫指挥使、指挥使同知、指挥使佥事及千百户、镇抚官出缺,由兵部武选司在相应资格爵臣中备补,不要沿用旧制,只在本卫中轮流安排人事。”

        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承,大明各地卫所中往往拥有多个具有指挥使世官头衔的家族、多个具有指挥使同知世官头衔的家族、多个拥有指挥使佥事世官头衔的家族······多个拥有试百户世官头衔的家族;但相应的卫所职位就只有一个,因此,便产生了掌印的概念,只有掌印才是该卫所在某一段时间里真正的主官。

        不过,一般来说,掌印就只是在该卫所中有任职资格的家族中轮替,譬如一个卫所中有3个家庭都拥有指挥使世官传承,其中第一个家庭的家主今年50岁,第二个家庭的家主今年40岁,第三个家庭的家主今年30年,那么,兵部就会让第一个家庭的家主当10年该卫掌印指挥使,第2个10年由第二个家庭的家主出任掌印指挥使,第3个10个由第三个家庭出任掌印指挥使。

        可问题是,这样一来,几个家族世代盘踞在某个卫所中,很容易尾大不掉,所以,朱由崧便决定趁着世官改世爵的机会,推行爵职分离,并打破旧的规矩,在更多候选人中任命指挥使,如此,不但可以强化兵部的权威,而且或可以迫使盘踞地方多年的卫所世官离开本地----为了谋实职,各级武官就必须到南京或各地省城,进而会移居南京及各地省城----为日后进一步撤废卫所,奠定成功基矗

        当然,由于朱由崧没有把撤废卫所的考虑现在就公之于众了,所以,就连李谙也不知道朱由崧刚刚说话的用意,只是乖巧的应道:“是,奴婢会让司礼监知会兵部的。”

        主仆两人正说着,乾清宫到了。

        再次回到乾清宫时,朱由崧不但看到了黄皇后盛装出迎,而且其他后妃并一众儿女都出现在了他眼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