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净化1号菌 (3 / 5)

 热门推荐:
        秦元清直接宣布闭关,将水木的一大摊子事交给徐嘉忆去主持,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这种微生物上。

        随着秦元清将这种变异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皿培养出二十组,不断深入研究,秦元清就明白了,在这种细菌需要对外交换物质时,高度褶皱细胞膜会舒展开来再在中间进行封闭,让细菌结构变成类似于‘8’字,上下分隔。

        当然实际结构会更为复杂,‘8’字的上下两端会呈现微弱的电极,电极会吸引附近的物质聚集过来。

        “8”上面的“0”拥有饱含酶系统的细胞质,下面的“0”拥有遗传物质dna,dna集中在低电子密度区。

        “果然,微生物领域,充满着机遇性,要是我稍微迟疑一秒,也许就与这个变异的微生物擦肩而过了!”秦元清随着研究,也愈加了解这种被它命名为‘净化1号菌’的细菌。

        ‘净化1号菌’在结构变型完成后,就会开始‘进食’,其细胞质内的酶系统分泌出特殊的酶,酶会溶解细胞膜,让上面的“0”打开一个口子,这样外面的物质,也就是细菌的“食物”会在从口子进入细胞内部,物质进入内部后打开的细胞膜会立刻封闭。

        物质进入后(以芳香烃化合物为例),酶系统会分泌芳香烃化合物的分解酶,将芳香烃类化合物开环后分解为甲烷、卤族盐等,某些厌氧的中间产物在和氧气接触后还会分解为盐类物质以及二氧化碳和水。代谢完成后,细菌会由“8”变成“0”。

        在代谢工程中一些物质和能量会被细菌本身在代谢过程中利用。

        当然复杂的代谢降解过程不是一种细菌就能完成,一种细菌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下一种细菌的代谢起点。

        “有‘净化1号细菌’,污水治理就不是难事了!”秦元清心中已经明白,自己这一次发现这种微生物,打开了人类解决污水的钥匙了。

        不过想要将‘净化1号菌’用于污水治理,却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毕竟污水是包含着各种污染物,如何用微生物净化其中各种污染物,这就必须进一步研究解决,才能有效的治理污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