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道典 >

第二十七章 盘门 (3 / 4)

 热门推荐:
        盘门,是姑苏的八门之一,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因刻有木作蟠龙置于城门之上,以镇慑越国,故称“蟠门”。后因水流萦回交错,改称“盘门”。

        盘门是一座水路两用城门,水门是由相距四、五米长的两道城门组成,每道城门宽有六、七米,可以允许不超过六米高度的船只通过。船只从此进出,需通过内外两重城门,两道城门之间,沿着河流,两边砌有青石砖城墙,船只进入两门之间,城墙上士兵,可以从四面往下射箭,同时放下闸门,阻断通路。

        闸门放下,阻断水路的闸门是用铁皮包裹,一看就是坚硬、厚重,其上下滑动,用铁索控制,在城楼上设有绞车,关闭时,放下绞索,上升时,拉动绞车,收缩铁链,将闸门吊起,真正的易守难攻。

        盘门陆门也有内外两重,只不过两道城门之间距离较长,约有十几米的距离,在两道门之间,形成了一个瓮城,四周都用青石砖砌成,在城墙底部,为增强其牢固性,辅以条石为基,城墙高有八、九米,人进入瓮城中,四周城墙上往下射箭,再辅以闸门关闭城门,人不得出,唯有被射杀的份。

        盘门的城门上设有箭楼、垛口、射洞,一应俱全,在箭楼上有一牌匾,题额是“水陆萦回”,以彰显“水陆相伴,沿洄屈曲”。

        陈凡看了盘门构造,心中暗暗称赞,同时盘算起守城士兵人数来。目前守城门士兵约有两百人的样子,如果光是一个城门两百,八个就是一千六百,十二个时辰都要有人把守,晚上就算五十人一班,两班一百,总共就要两千四百人。关键是姑苏城墙太长了,四十七里,也就是两万三千五百米,一米一个人,那就要两万三千五人,加上日常巡逻的,各府衙的,姑苏这样一个城,要想守得固若金汤,配备兵力五万人都是要的。

        而姑苏要是有五万兵力,估计都城的皇帝,就该吃不下饭了。陈凡记得历史上梁朝时,著名的侯景之乱,造反兵力也就八千人,结果攻克了都城,饿死了皇帝,可见当时都城的兵力也没有五万,更遑论郡城姑苏。侯景攻克都城建康后,首先派兵攻打的就是吴郡,其中姑苏就是吴郡的郡城,又名吴州,而且史书记载,当时吴郡防守空虚,派兵攻打吴州的不过数百人,就拿下了这座坚城,可见城墙再坚固,若无兵力把守,也是枉然。

        “大兄,这姑苏大概有多少兵力?”大兄身为吴州的参军,是正儿八经的七品官,在陈凡想来,应该是知道的。

        “你怎么问这个?”大兄疑惑的反问。

        “我看这城门附近就有两百人左右,姑苏有八个城门,想来驻扎的兵力不少,比咱们扈渎县多多了,所以想了解下。”陈凡解释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