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能出卖的东西 (3 / 11)

 热门推荐:
        村子里住了大半辈子、乡镇里工作了30多年,姨夫就是个村子里的活字典。

        门牌蓝底白字,边上一圈白,非常厚,四角各有一个钉钉子的小孔。这都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看着都还有9成新,质量杠杠滴!

        解放前很长地段时间剡县同隔壁的老蒋老家奉化同属甬城专区,那会剡县当兵的几乎个个都是中央军,装备待遇一流,升迁也快,谁让这里离老蒋老家才几十里地——老蒋外婆家就在剡县,连教他识字的第一个启蒙先生都是剡县人。

        剡县自古出强盗,抗战时期剡县籍的国-军士兵战斗力也是一流,对当初的老将而言妥妥的自己人、靠得住,抗战时都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剡县子弟。

        当兵是嫡系,没想着连门牌号都体现了“嫡系中嫡系”的水准,这质量绝对杠杠的!

        80年代的塑料门牌质量就不用说它了,都褪色开裂,50年代钉上去的那块木片子要不是姨夫说它是门牌,张楠都认不出那是块什么东西。

        “这东西能值多少钱一块?”

        “至少大几百,要是有合适的买主,我能卖它一两千。不过不会卖,自个收藏的。”

        合适的买家,指的是是玩本地特色古董的藏家,这一类门牌非本地玩家一般是不要的。而大几百就算“很值钱”,那是对姨夫的说法。

        姨夫和阿姨退休工资当然不少,但对上了年纪的人而言,一块搪瓷铁片值个几百块就是很值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