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舶来品 (3 / 4)

 热门推荐:
            农博升正在用个小毛刷清理一片马具上青铜饰片,听到老王的话后道:“不奇怪,古希腊、古罗马的菜单上早就有胡椒,葱岭西南边亚历山大西征后留下的那一大堆希腊化王国也都有胡椒。

            匈奴人和西域各国有交集,大月氏和那些个希腊化国家直接交界,匈奴人有个胡椒瓶也挺正常。”

            是正常,更正常的张楠对这胡椒瓶的认定在这里就是权威,谁让他就有个古罗马的胡椒瓶,这会正拿在一名穿着身猎装的非洲裔仆人手中,还套着个新的透明标本袋。

            刚才东西送回来的时候是农博升不让来人将张楠的胡椒瓶放桌子上的:这个古罗马胡椒瓶他见张楠用过,这边一堆的出土器物,又知道张楠有时候挺讲究,就不让这个仍然在用的调味胡椒瓶接触这些墓里挖出来的东西了。

            等到仆人拿着霍克森出土的胡椒瓶离开,专家们关于胡椒瓶讨论还在继续,焦点在于匈奴饮食的调味品问题上。

            老张、张洪富认为匈奴不大可能使用胡椒,但老王有她自己的观点:“或许他们从大月氏人那抢来的,月氏人又从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那里弄来的。

            不能说匈奴贵族常吃胡椒,吃到过是很可能。

            再说我记得咱们的古代典籍上也应该有不少胡椒的记载是吧,不过有点记不清了。”一转头,“老裘,你说说。”

            老裘,大名裘宏高,六十七八岁,在华夏古代典籍上的研究造诣很深。

            一听这话,老裘道:“《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胡椒、姜、黑盐。’

            晚一些北魏时期《齐民要术》卷四引用晋代成书的《广志》曰:‘胡椒出西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