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家财丰厚 (1 / 8)

 热门推荐:
        “让人杰见笑了!”

        “大人忧国忧民,让我等仰慕,何来笑话之理?”

        徐让年纪比苏轼都大两岁,这个年龄,都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了,却还要在官场奔波。确实心累。还要被不入流的小吏糊弄,这官当的颇为无趣。

        不过,徐让是位卑言轻,他虽然是苏轼副手,颖州的通判,但本身官职很低。

        大宋的官员对于私德非常严苛,想当年欧阳修买房子,因为买便宜了,就被弹劾,搞的老欧非常狼狈。如果针对是百姓,别管多大的官职,都有翻船的可能。当年章惇的父亲在家里买地,因为价格太低,被御史弹劾,变成了欺压乡里。别看章惇已经副相了,可还是得回老家啃窝头去。

        但如果针对的小吏,军户,将门……

        就算是有功之臣,大宋的文官就算是杀错了人,也不用担心。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恶心人,杀了有功之臣,也不用担心御史会弹劾。就像是卫青,当年就被韩琦弄的灰头土脸,连手下有功的将领被杀,也只能忍气吞声。

        这是大宋文官的特权,一种近乎不讲理的特权。

        可这样的特权,徐让是没有的,谁让他仅仅是从六品的低级文官。如果他挂上加衔,学士,直学士,枢密使,枢密副使之类的顶级加衔,根本就不需要苏轼出手,自己就能把人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