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新区划 (1 / 4)

 热门推荐:
        大唐的区域规划是按照道、州、县三个级别来划分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全国共设州府,下辖县。

        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

        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其实从秦朝实行郡县制开始,各个王朝的区域划分和管理加购就是差不多的,郡县制也好,行省制也罢,基本上都是三个级别的管理和划分体系。

        大唐继承了三级行政划分的制度,同时也继承了历代王朝的行政弱点--皇权不下县,中枢对地方的统治力非常薄弱。

        李元喆登基后直接将天下分为十道来拓展中枢的权力,而搞出一个地方驻军体系来收回地方的权利也是被逼无奈。

        士族与士绅把持这地方权利,朝廷在地方上的权利真空埋下了太多的祸患,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直接用军管代替各级府衙来管理地方、消除士族门阀在地方上的影响几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经过几年的打压,地方上士族和士绅的势力被一扫而空,朝廷可以通过驻军体系和乡里伙计直接管理到每一个集镇甚至每一个有人参军的村子,对基层的掌控力可谓是达到了古往今来的最高峰。

        但是军管终究不是一个王朝该有的正常状态。

        尽管李元喆当初说明驻军体系要维持《地方军管暂行条例》规定的为期十年的军管状态,但是也要提前为地方的常态化管理做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